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策略探索

发布时间:2019-10-16 22:18
【摘要】:高校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高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随着高校校园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不断深入,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莫赞;赵闪;李立;刘爱军;;基于网格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结构应用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2 吴静;伍硕;;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钟凤英;兰春园;;研究生教育信息化问题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4 任长权;屈艳华;刘兴顺;;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商业化运作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晓蕖;面向教师的网页式教学资源生成系统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孙爱娟;高职校园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左毅;崔轩辉;;重庆大学城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5期

3 黄兰英;胡中亚;叶从欢;;基于校园网的教育技术学教学资源库的构建和研究[J];福建电脑;2012年09期

4 吴芳;王才领;张伟峰;;创新高教园区安全稳定管理模式[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张晓艳;;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享现状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6 黎胜禄;;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龙岩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李汉明;陈振武;;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陈海亮;;温州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机制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年11期

9 董玉娇;;重庆市大学城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人口发展规模关系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年S1期

10 赵修渝;郑春海;;关于大学城共享办学资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前沿;2007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帆;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晓勇;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尚艳梅;南昌市前湖高校园区教育资源共享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大燕;影响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晓林;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共享模式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伟;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嗣;数字化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丽香;基于集群理论的大学城现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管佩磊;“物理专题研修”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开发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彭婧;基于标准的可视化网络课程开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商桑,顾德均,姜茂仁;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浅析远程虚拟实验室的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7期

2 谢幼如;高等学校网络课程的开发[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3 汪琼,费龙;网上教学支撑平台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4 张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5 陈时见,王冲;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6 谢幼如,刘铁英,高瑞利,尹睿;网络课程的内容分析与评价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7 蔡宪;网络教学的多视角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8 于伟建,庄学真;论高等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王卫军;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10 丘辉麒;关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帮富;潘华中;费师谨;;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常亮;;论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厦门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08年04期

3 杜林颖;;健美操课程资源的新模式构建[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范冰;;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5 史航;;探索外语教学资源共享的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9年20期

6 姚娜;李兴保;;基础教育网站资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调研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7 陈敏锋;;教学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的探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3期

8 刘佳;;高校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可行性研究[J];才智;2009年30期

9 刘昭斌;刘文芝;李金祥;;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现状及实施[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孙跃;刘文军;;高校基层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莉;彭蜀晋;;提高科学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共享效果的思考[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邓菲;胡兴昌;;科学教育专业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余光;;乡土资源的开发形式和手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张慧英;;谈化学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高自强;张海;;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纪雪颖;曹新;;找好切入点,开发与利用数学课程资源——以“探寻奥运会徽后面的数学”为例[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霞;王林平;张期莲;张兴艳;;基于网格的流媒体技术研究[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8 罗名海;;浅议网格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影响[A];2006年测绘新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虹;;计算机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实际应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石巍;丁桂玲;吕丽萍;刘之光;;蜜蜂资源平台建设项目[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卫新;不宜将“错误”看作课程资源[N];中国教师报;2004年

2 扬州市花园小学 华晓梅;挖掘课程资源 促进道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太原师范学院 董玉梅;任意“打扮”还是精心甄别[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记者 董洪亮;知名教师跨校“走教”[N];人民日报;2006年

5 孙海滨;建设应用物理网络课程资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何友华;今天,你在哪里上课?[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镇下马河小学校长 刘炳辉;让实践基地成为无尽的课程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赣榆县海头镇第二中心小学 吴艳;有效备课,,高效课堂的根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9 申承银;老坝港小学:把海洋当做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银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玉安;应把“银冈书院系列文化”做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N];铁岭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操云甫;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资源共享模型及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

2 朱寒笑;中国城市体育休闲服务组织体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邓君;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谢晓兰;制造网格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周丹晨;面向网络化制造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构建原理与实施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潘淑春;国家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分析与设计[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徐尚义;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张永平;基于分散型工作流系统的人力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宋岳涛;brainbank.cn数据库制作的标准规范及其范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李秋容;虚拟研发组织知识产权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亮;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生青德;科学课程资源探微[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丽华;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苏;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崔小文;因地制宜开发研究型课程及课程资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桂荣;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晓莹;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丽玲;江西省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50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50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1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