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如何有助于学:一个概念的教与学关系之实证研究——香港课堂学习研究课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11-02 16:54
【摘要】:正本文主要比较两节有关"概率"的课。此课的教案,是由负责教学的教师及研究员合作完成,所以虽然各教师处理学习内容的手法有差异,但整体上两节的内容大致相同。每一节课都分别进行录像,转译成文字信息,以获得"教"学方面的数据。教学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测试,所有测试的题目都是为针对检查学生对特定的关键特征而设,作为学习结果的实证数
【图文】:

效果图,教与学


才有机会引发深层的学习(如 B 班的教学)。 这些关系表述见图4。同时我们也看到针对关键特征的对话,也不一定直接有助于学习, 因为学生可能没有关注教师的话语,所以教师如能利用适当的策略,引起学生的关注,效果会更好,例如 B 班的教师,,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同步比较必然事件、 随机事件及不可能事件,有助学生关注发生的可能性,即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虽然这是在一个特定的科目,特定的班级、特定的文化及环境下发生的两个“教师主导”课,但我们相信,所引发的思考,是可跨越这案例的特殊性,而所得到的普遍启示, 能有助于教师正视深入研究学习内容,把握关键特征,导致深层学习的重要性。四、研究的启示这个实证研究的发现,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突显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抓重点,找难点,是有效教学之关键的结论。C 班的教学没有凸显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它的学习是无效的,虽然教师显然也是了解,突显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是教学之关键的这个常识,但是,知道这个常识,也仍不够,需要依据这个常识深刻地实践出来。近年也有不少强调教师如何处理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性研究,如(Cohen and Hill,2000;Darling -Hammond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中;语文学习规律研究刍议[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健敏;关爱教育的教学实施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王保成,徐飞鹏;结构-定向理论在跳远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吕青;结构—定向理论在跨栏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张克君;论成人学生的学习动机[J];成人教育;2004年07期

6 侯冬玲;问题解决型CAI课件中的教学策略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4期

7 王欣,郭辉;微格教学中课堂教学技能形成的心理机制[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8 刘毓敏;关于电视教材编制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9 杨兴萍,苏世同;试论教学信息的编码与心理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10 李文光,何克抗;以知识建构与能力生成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论中认知目标分类框架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进福;;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爽;CAI课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苏同福;化学分层递进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莫秀锋;初中生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及可控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太华;计算机模拟在科学发现学习中的应用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卢刚;田径课程教学及“结构—定向”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丹;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沿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8 牛金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和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金辉;初中生数学学习方式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格·勃·伯処夫;;中[x校埾的概率娭初步[J];数学通报;1953年10期

2 А.М.尼科里斯基;

本文编号:2554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54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