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5 13:33
【摘要】:自我控制是人格建构中的核心概念,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期是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在综述以往有关幼儿自我控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脑机制、遗传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机制进行了系列研究,为探索促进幼儿自我控制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理论。 研究一:编制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本研究在梳理和修正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已证明的幼儿自我控制结构(自觉性、坚持性、冲动抑制性和自我延迟满足),编制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考察问卷的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和效度(构念效度、结构效度、内容效度、相容效度),其中构念效度指标的检验采用教师评定问卷及幼儿情境实验的方法,应用多质多法(MTMM)矩阵进行验证。 研究二: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本研究发放自编的“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考察幼儿(N=1546)自我控制各维度及总分的年龄及性别特点,细化幼儿年龄分组(每6个月进行分组,分为3岁组、3.5岁组、4岁组、4.5岁组、5岁组和5.5岁组),考察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并考察自我控制各维度之间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内的发展差异。 研究三:幼儿自我控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研究将“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与事件相关电位(ERPs)实验结合,并通过幼儿被试(N=33)与成人被试(N=20)的脑电成分(N1、N2、P3)对比研究,揭示幼儿自我控制脑电机制特征;另外,探寻经典脑电成分N2和P3是否可以预测幼儿的自我控制水平,说明ERP实验结果可能的社会性特征意义;及探讨不同自我控制水平幼儿的脑机制发展特征。 研究四:气质、教师期望与同伴接纳对幼儿自我控制的影响研究。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是离不开先天因素和后天社会环境影响的,本研究重点考察了气质和幼儿园社会环境中各影响因素(教师期望和同伴接纳)对幼儿自我控制的影响机制,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力图综合揭示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影响机制。 在对上述四项研究的结果分析与讨论基础上,本研究综合讨论了幼儿自我控制的问卷编制、发展特点、脑电特征、气质及幼儿园内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等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1.自编的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可以作为评价中国幼儿自我控制水平的有效工具。 2.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5岁到4.5岁是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关键期;女孩的自我控制水平显著高于男孩。男孩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滞后于其它维度的发展,女孩与男孩相反,自觉性的发展水平最高。 3.幼儿在执行抑制任务时比成人要困难,幼儿N1、N2和P3成分的平均波幅和峰潜伏期显著大于成人,这可能与幼儿大脑尚未成熟有关。 4.P3成分平均波幅越小,幼儿冲动抑制性、自觉性越高,实际抑制行为表现越好。在Go/Nogo范式下,P3成分平均波幅在幼儿阶段既反映了在任务操作时的任务特异性(表明对刺激的评估和注意),又反映幼儿的反应抑制能力。 5.N2成分平均波幅越小,幼儿自我控制总分、坚持性、自我延迟满足和自觉性水平越高。在Go/Nogo范式下,N2成分平均波幅在幼儿阶段所反映出的功能比较模糊,仅仅反映了幼儿一般的自我控制能力,但尚不能预测幼儿实际的抑制表现,这也可能与幼儿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 6.气质专注性、气质活动性、气质社会抑制性、气质反应性、气质情绪性都不同程度的影响自我控制的发展,并且男孩气质专注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要大于女孩,高龄组幼儿气质活动性对自我控制的影响大于低龄组幼儿。 7.教师对幼儿日常行为和心理品质的期望可以有效预测自我控制的水平,并且教师对男孩日常行为的期望对自我控制的影响要大于女孩。 8.同伴接纳可以有效预测自我控制的水平,并且男孩同伴接纳对自我控制的影响要大于女孩。 9.气质、同伴接纳、教师期望交互作用于自我控制,其中同伴接纳是有调节的中介变量,其既是气质反应性、气质专注性和教师对幼儿日常行为期望到自我控制的部分中介变量,又同时受到气质情绪性的调节,教师对幼儿心理品质的期望与气质社会抑制性交互作用于自我控制。 10.同伴接纳与气质情绪性交互影响男孩的自我控制水平,而对女孩没有影响,并且男孩具有高气质情绪性时,同伴接纳不影响自我控制,男孩具有低气质情绪性时,同伴接纳才对自我控制有影响;教师对男孩心理品质的期望可以预测自我控制水平,而对女孩没有影响;社会抑制性与教师对幼儿心理品质交互作用于男孩的自我控制水平,对女孩没有影响,而且当教师给予男孩心理品质足够高的期望时,即使男孩社会抑制性很高,也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控制水平,而当给予男孩心理品质期望不够高时,幼儿社会抑制性负向影响自我控制。 11.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是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结合大脑生理结构的成熟与发育,逐渐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交错复杂,又有联系的综合发展过程。
【图文】:

环境图,位置图,程度图,过程图


包括不同的认知操作,如冲突监控过程包括冲突觉察,在这个过程不但发觉了冲突,而且评估了冲突的程度,然后启动一个适当的行为用以解决冲突142],认知控制一般涉及前额皮层,前扣带回皮层等一些高级认知皮层区域[43],具体脑区位置见图1。图1自我控制相关脑区前额叶皮层 (Prefrontalcortex,PFC)位于脑的最前方,额叶的运动皮层和前运动皮层的前部,它接受来自丘脑内背侧核的投射。诸多研究表明前额叶与自我控制关系密切,被认为是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基础144, 45]。研究表明,前额皮层与抑制能力有关,在执行控制中发挥作用146, 47]。前额叶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有效地应对崭新或令人惊奇的环境

指标图,拟合图,教师评定,自我控制


根据理论建构和项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因子1为坚持性,因子2为自我延迟满足,因子3为自觉性,因子4为冲动抑制性,根据相应因子和所对应的题目,建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图4。夕夕〕....公公气....图4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各种拟合指数如表1一4所示,,各拟合指数均达到临界标准[‘361,表示模型拟合很好,最终确定问卷项目共犯题。表1一4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犷dfx些/dj枷Rs咖 ReFITLIIFI咖sEA 1830.3724583.9960.0400.0470.9160.9090.9160.0594.4幼儿自我控制教师评定问卷的信度分析对问卷的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评分者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指标进行分析,其中评分者一致性信度的测量是让两个幼儿教师共同对自己班的幼儿进行评定,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具体结果见表1一5。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1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许馨月;黄德政;范文宇;;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自我控制的影响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03期

2 刘丽君;;学龄前唐氏综合征儿融合教育个案研究——论反向融合教育的价值[J];教育现代化;2015年11期

3 方乐乐;聂娜;张佳琦;;从发展心理学视角探索幼儿钢琴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4 刘丽君;;唐氏综合征儿童反向融合教育个案分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5年Z1期

5 冷淑珍;;启动“兴趣课堂”的教学模式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J];新课程(上);2014年11期

6 刘岩;杨丽珠;侯雨欣;周旭;;事件可控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对4岁幼儿心理时间旅行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俊嬴;3~6岁儿童嫉妒结构、发展特点及内在相关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2 金芳;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航;学前儿童情绪伪装的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徐敏;4-6岁幼儿自我认知积极偏向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满晶;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特点及其对自我控制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吕学玉;基于中医学思维的忆溯性心理发展水平结构及测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7 张超;组织氛围、主管支持感与公务员创新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辉;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控制特征及其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研究[D];吉首大学;2016年

2 黄薇;3-6岁幼儿自省能力的发展及对其自我控制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3 谷晓楠;“80后”父亲教育对子女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凤龙;城市独生与非独生父母家庭功能差异及其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邓华琼;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感觉寻求与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欢;儿童自我控制评定量表的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彭进;压力情境、材料熟悉度对幼儿坚持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王素霞;小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孙元元;父亲教养行为与4岁幼儿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吴海峰;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65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565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