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疏离感、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文;王祥鹏;张文娟;冯廷勇;;大学生自尊、疏离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10期
2 黄海;李翠景;桂娅菲;周春燕;吴和鸣;张建育;;大学生冲动性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疏离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4期
3 贾悦;;国外手机依赖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邱剑;杨奇伟;安芹;唐平;李茂全;;青少年被忽视经历与疏离感的关系及心理韧性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年03期
5 谢文心;杨纯;周帆;;资质过剩对员工工作形塑行为关系的研究——工作疏离感与心理弹性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02期
6 姜永志;白晓丽;;大学生手机互联网依赖对疏离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5期
7 冯晶;曾帅;孙英红;炓木贤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游戏体验、自我控制能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探讨[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8 徐华;毕鑫强;;中学生手机依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研究;2014年04期
9 张婷;李惠萍;王德斌;;心理韧性10年文献回顾及其对心理护理的启示[J];护理学报;2014年03期
10 潘运;杨桂芳;;国外心理韧性的研究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林小亚;强制隔离戒毒人群心理韧性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2 王唐英;初中生的心理韧性、自我控制与网络依赖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董松华;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D];聊城大学;2015年
4 张馨尹;大学生自我疏离感与网络成瘾、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张松梅;中职生自我接纳、心理弹性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夏领婕;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郝传慧;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9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39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