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
【图文】:
图 1- 1 截至 2017 年国外相关文献数量统计图根据 Web of Science 显示,国外于 1988 年便开始出现知识建构相关文献,最早的两篇分别是 Sheldon(1988)7在一项跨越十一年的十八位博士的学位论文发展历程的研究中提及了知识建构,,以及 Hopps 和 Demone(1988)8研究了当时世
图 1- 2 截至 2017 年国外相关文献高频关键词统计图由图可知,高频关键词中包含诸如“知识建构”、“协作知识建构”、“识创造”、“知识管理”等本体层面的关键词;包含诸如“协作学习”、“教策略”等教学相关设计层面的关键词;包含诸如“CSCL”、“以计算机为媒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慧;张建伟;孙燕青;;基于网络的知识建构共同体:对集体知识发展与个体知识增长的互进关系的考察[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4期
2 孔晶;刘家亮;张丽容;;课堂知识建构活动过程分析——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3 满其峰;张义兵;刘瑶;刘骏;;小学知识建构社区中的批判性思维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4 阳哲;刘志国;;基于隐性知识建构的医院文化建设[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年03期
5 张义兵;陈伯栋;Marlene Scardamalia;Carl Bereier;;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6 柴少明;;CSCL中促进协作知识建构的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7 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8 柳晓松;;信息技术教学中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J];新课程(上);2011年04期
9 吕啸;余胜泉;谭霓;;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评价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10 柴少明;赵建华;朱广艳;;学习科学进行时:从个体认知到小组认知——美国德雷塞尔大学Gerry Stahl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林永;知识建构理论支撑下的协作学习活动支架设计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卓小双;小学生知识建构中创新能力的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吕楠楠;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小学STS课程内容构建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玉华;Wiki环境下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D];西南大学;2010年
5 赵怡;基于知识建构的在线异步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52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5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