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汉语技能课线上教学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10 21:37
本文结合汉语技能课教师、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及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访谈记录,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汉语技能课的三种主要线上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着重比较分析了录播教学模式和直播教学模式在人际言语交互实施等方面各自的优势和问题,分析了录播直播并用模式的实施方式,并指出录播直播融合模式可能是最适合汉语技能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基于录播直播融合模式、汇集本学科优质师资和课程的汉语线上教学平台的构想。
【文章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2020,3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线上教学模式的类型和工具
2.1 线上教学模式的类型
2.2 线上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使用
三 录播模式与直播模式的比较
3.1 不同时差的解决
3.2 网络问题的解决
3.3 人际言语交互的实施
3.4 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5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依赖
3.6 集体学习氛围的影响
3.7 小结
四 录播直播并用模式
4.1 录播直播并用模式的两种操作方式
4.2 录播直播融合模式
五 汉语技能课线上教学的未来发展思考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探析[J]. 胡小平,谢作栩.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4)
[2]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 邬大光.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4)
[3]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组织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线教育有效支撑“停课不停学”案例分析[J]. 黄荣怀,张慕华,沈阳,田阳,曾海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3)
[4]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 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王芹磊.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3)
[5]新时期信息技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新思路[J]. 郑艳群.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02)
[6]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7)
[7]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 张一川,钱扬义. 远程教育杂志. 2013(06)
[8]论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J]. 徐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23)
[9]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 开放教育研究. 2010(01)
[10]我国当代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研究述评[J]. 钱玲. 远程教育杂志. 2006(01)
博士论文
[1]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 孟庆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8027
【文章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2020,3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引言
二 线上教学模式的类型和工具
2.1 线上教学模式的类型
2.2 线上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使用
三 录播模式与直播模式的比较
3.1 不同时差的解决
3.2 网络问题的解决
3.3 人际言语交互的实施
3.4 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5 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依赖
3.6 集体学习氛围的影响
3.7 小结
四 录播直播并用模式
4.1 录播直播并用模式的两种操作方式
4.2 录播直播融合模式
五 汉语技能课线上教学的未来发展思考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疫情下高校在线教学的优势与挑战探析[J]. 胡小平,谢作栩.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4)
[2]教育技术演进的回顾与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的视角[J]. 邬大光.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4)
[3]超大规模互联网教育组织的核心要素研究——在线教育有效支撑“停课不停学”案例分析[J]. 黄荣怀,张慕华,沈阳,田阳,曾海军.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3)
[4]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 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王芹磊.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3)
[5]新时期信息技术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新思路[J]. 郑艳群.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15(02)
[6]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2014(07)
[7]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 张一川,钱扬义. 远程教育杂志. 2013(06)
[8]论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J]. 徐娟.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23)
[9]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 开放教育研究. 2010(01)
[10]我国当代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研究述评[J]. 钱玲. 远程教育杂志. 2006(01)
博士论文
[1]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 孟庆军.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28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28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