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基于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

发布时间:2017-06-10 18:18

  本文关键词:基于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要求课程也必须以做为中心,而我们现有的课程却是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化课程。通过对教学做合一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对传统的课程观和课程设计观进行扬弃,构建基于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观和课程设计观;并研究基于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设计出符合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作者单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课程设计 课程观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教学做合一源自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浩;;行动导向教改课的教学启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肖秋莲;;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蓉;科举制对文化教育的激励作用及其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高昕;;儒家教育思想的和谐理念[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高晓芳;李开拓;;洋务运动时期的外语教育规划得失谈[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陈刚;廖其发;;我国古代教育惩戒及其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5 冯猛;;初唐书法教育对现代书法教学改革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2期

6 周险峰,陈梦稀;儒家教育思想与当代创新人才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7 吴立保;资源与体制:我国私学发展史的社会学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罗高峰;“卫道”与“开新”——试论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及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陈亮;;论经师与人师[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10 魏趁;;以行动导向为理念推进高校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J];经营管理者;2010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天平;;“中体西用”的思想与清末的教育宗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周韬;谭献民;;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初等教育发展述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慧池;中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取向及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光春;制度生成与实践失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但昭彬;话语权与教育宗旨之共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永利;现代都市语境下的中国“杂志文”[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蒋连香;关于教育惩戒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潇;Y校长角色冲突的质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文兵;荀子道德教化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常贵环;林乐知与《上海新报》[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叶波;影响文理科分合的文化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卜春鹤;民初教育团体与1922年学制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利召;近代教育均衡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霞;民国时期教育方针的精神主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乐乐;《时代公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改革论争[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浩;;行动导向教改课的教学启示[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余浩;;坚持行动导向 推进教学创新[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6期

3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铁权;;三维目标的课程观诠释[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3期

2 王鲁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济宁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叶秀丹;;试论杜威的课程观及其现实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郭元祥;课程设计与学生生活的重建[J];教育科学研究;2000年05期

5 龚彦忠;;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问题与改革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年04期

6 秦朝阳;;技工学校物理课程设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7 叶秀丹;;试论杜威的课程观及其现实启示[J];宁夏教育;2006年Z1期

8 陈晔桦;;浅谈多元文化价值下的职业教育课程[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7期

9 吴大军;论现代远程教育的课程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10 吴晗清;李远蓉;;论与新课改相适应的化学教师的课程观[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泉;荣建;张金喜;;交通控制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平行建设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姚明仁;陈堂贤;;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设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鞠远萍;勾苹;陈文锋;;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尝试[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4 加玛力汗·库马什;晁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刘凤军;甘伟明;吕念玲;莫文贞;;电子技术类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晓艳;刘全胜;;《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徐洋;胡向东;郭鹏;;基于虚拟仪器的传感器课程设计建设[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卫民;李刚;钱晓耀;孙丽宏;孙冠群;;电气控制课程设计的构建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9 车丽萍;;创造教育的课程设计模式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毕艳丽;张宏国;;“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2000年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明;让知识与人的心灵展开“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记者 姚卓文 通讯员 石雄东;教学做合一 零距离上岗[N];广州日报;2010年

3 孙珏;浙大社IT教材突出六大特点[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4 赖瑞云;新教材中的体验课程观[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搞定课程设计的必杀技[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民办高校的课程设计与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黄蔚 任根运;大学创新课程设计的着力点[N];光明日报;2006年

8 李强强;北大青鸟首创“逆向课程设计”[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9 张曼;IT职业培训由粗放到精准[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王再发;新时代行知精神的践行者[N];消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杨劲松;零度课程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刘艳晖;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机辅语言教学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吕立杰;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元;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课程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勇;综合理科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艳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邓达;知识论域下的高校德育课程[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林冬;中等职业学校校本课程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长安;专门用途英语透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设计中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套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朱敏;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尹国杰;我国本科公共英语课程设计的文化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闫海波;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D];河北大学;2006年

6 刘红;表现性评价在C语言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晓;课程设计新理念与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肖月宁;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原理与制作”课程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希;外语教学中跨学科途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D];南昌大学;2005年

10 常双;台湾九年一贯制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教学做合一的课程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39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8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