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科学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的高低。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能否得到有效的激励,直接影响学校办学质量与效益的高低。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的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对如何设计一套科学高效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我国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作者单位】: 洛阳理工学院;
【关键词】: 教师 人力资本 激励机制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人才孵化器”,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才质量的高低,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大小和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学校的全面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设计与建立一套科学的、高效的激励机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玲;破产机制的完善与失业保障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姜利军,胡新文;民营企业范畴的界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黄益新;人力资本所有权实现问题——股票期权的度量与抵押涵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郭洪涛;国有股表决权证券化是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连接点[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孙秋柏;资产经营的内涵、功能和运作[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雎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曹凤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研究——十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于唤洲,徐余庆;企业理论的发展及对中小企业理论的支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何雄浪;江传彬;;社会主义新分配方式探析:按人力资本贡献分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姚树荣;基于人力资本的企业制度构造[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赵海怡;李斌;;“产权”概念的法学辨析——兼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财产法律制度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齐明亮;;企业所有权理论:企业理论的新视角[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阮加;;企业的本质:以最后责任人为核心的契约集合[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付秀彬;;组织,制度与城市化[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6 苏强;;论企业合约中的会计信息产权性质、功能及制度变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许光伟;;技术、劳动过程与价值——理解马克思企业理论[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佐发;;揭开公司面纱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郭艳茹;;管制为什么不利于经济增长:产权角度的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周加来;黄益新;;人力资本的度量与抵押问题探讨——以股票期权的制度意义为例[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李玉刚;企业战略管理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樊五勇;风险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6 李炜;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金融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胡延华;引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9 徐良平;金融媒介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郑林;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2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3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4 方羽;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激励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白静;股份制企业审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邱国平;论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王宏毅;经理层融资收购(MBO)实务与案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李雪艳;新疆区属专业外贸公司亏损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0年
9 刘小乐;企业负债经营的状态辨识与转移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10 张宝贵;公司治理结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慧勇;丛惠芳;;发展性教师评价中的对话[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1期
2 朱金龙;;“如水之性”——当代教师的追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年01期
3 化石;;新知识·新信息[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年03期
4 赵新艳;;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本的再分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肖志勇;;人力资本、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6 倪鹏飞;李清彬;;人才环境的国际比较:指标构建及应用[J];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7 童咏;王建龙;方亚丽;;云南省勐腊县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0年01期
8 李石新;彭候武;;农民工人力资本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赵阳;姚丽虹;;FDI、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06期
10 汪永忠;王玉帅;黄晓勇;;人力资本区域协作开发模式探析[J];经济纵横;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铁;;科学发展: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是关键——基于科技和教育的一些“另类”观察[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方竹兰;;论硅谷的超常型默示知识管理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赵谊伶;曾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是推进和达成科学发展的关键[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顺庆;张莺;;水污染经济损失评估[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李玲萍;罗英姿;;基于研究生导师胜任力结构的培训方式设计[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余向华;陈雪娟;;行业垄断与中国行业工资差距问题——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赵辉;;资源型经济运行研究综述[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李劲;;京津冀社会资本协同发展研究[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陈洪安;王婷婷;;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山西省人力资本政策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徐鸣;;论企业中的虚拟资本及其管理创新[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鑫莲;让文化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原动力[N];中华建筑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孔迪;股权激励到底要激励谁[N];中国企业报;2011年
3 李俊雄;做大企业呼唤留得住人的大环境[N];东莞日报;2011年
4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李维平;什么样的人是人才[N];人民日报;2011年
5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霍晨光;打造更有凝聚力吸引力的人才之都[N];光明日报;2010年
6 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陆铭;何以“技工荒”与“求职慌”并存[N];上海证券报;2010年
7 浙江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 特约评论员 汪丁丁;资本、资本市场与人力资本[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8 风里;人力资本最大风险是领导力[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邢梦宇;企业“掘金”伦敦正当时[N];中国贸易报;2010年
10 刘海云 本报记者 赵晓兰;三台:人口资源“一来一去”变人力资本[N];绵阳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翁媛媛;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超;智力资本对企业成长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柳青;基于关系导向的新企业团队异质性与绩效: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6 李娜;基于资源观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勇;劳动力迁入对澳门经济发展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8 黄卫挺;跨期交换中的信用制度[D];吉林大学;2010年
9 赵亮;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孔祥荣;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刚;基于生命周期投资理论的最优资产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黄衡;基于开放式创新的智力资本测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3 何沁坪;基于新家庭经济论的医生工作家庭关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郭训华;资产专用性理论视角下的大学教育资源配置的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康康;高校与学生不完全契约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郑秀敏;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陈国强;江苏FDI技术溢出效应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8 任泽娟;金融危机环境下外贸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谭吉玉;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易凌志;面向资源观和环境动态性的互联网企业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科学建立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8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