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教师生存困境及出路研究
本文关键词:乡村新教师生存困境及出路研究
【摘要】:乡村新教师作为乡村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他们的生存现状直接影响着其生活和工作,与其之后的职业发展以及乡村师资队伍的稳定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研究选取乡村新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参与性观察等研究方法收集相关资料。文章综合乡村新教师身处的特殊文化背景和环境变迁,深入描述了其生存状况以及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并立足社会学,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剖析原因和寻找对策。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厘定相关维度。 第二部分:乡村新教师生存的应然与实然。该部分首先提出乡村新教师生存的应然状态应该是和谐的、自由的、连续的生存。其次,从新教师与乡村社会、新教师与学校场域中的领导和熟练教师、新教师与自身三个维度进行实然描述和分析,总结其生存实况为乡村社会的尴尬人,学校场域的夹缝人,教学场域的挣扎者。 第三部分:乡村新教师生存困境之溯源。本部分从乡村新教师个体和学校两个层面进行剖析,归纳原因四条:城乡文化冲突;学校管理科层制模式对新教师的规约;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新教师被动的选择和应对。 第四部分:乡村新教师生存改善之途径。基于之前的现状描述和原因分析,文章从教师自身和学校两个维度提出解决之道,主要包括新教师需培养乡村情怀,新教师要提高跨文化生存能力,新教师应在反思中成长,学校管理制度需人本化,学校评价体制多元化,学校共同体构建等六个方面内容。
【关键词】:生存 文化冲突 科层制 惯习 学校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5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21
- (一) 研究缘起7
- 1. 乡村新教师的重要性7
- 2. 个人兴趣7
- (二) 研究意义7-8
- (三) 研究综述8-19
- 1. 国内相关研究8-12
- 2. 国外相关研究12-17
- 3. 相关研究述评17-19
- (四)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1. 新教师19-20
- 2. 生存20
- (五) 研究方法20-21
- 1. 文献法20
- 2. 观察法20
- 3. 访谈法20-21
- 一、乡村新教师生存的应然与实然21-28
- (一) 乡村新教师的理想生存21-23
- 1. 和谐的生存21
- 2. 自由的生存21-22
- 3. 连续的生存22-23
- (二) 乡村新教师的生存实况23-28
- 1. 乡村社会的边缘人23-25
- 2. 学校场域的夹缝人25-26
- 3. 教学场域的挣扎者26-28
- 二、乡村新教师生存困境之溯源28-35
- (一) 城乡文化冲突28-30
- 1. 新教师原有的惯习在乡村这一新场域呈现出"水土不服"28-29
- 2. 城市文化的优越感让新教师难以真正融入乡村社会29-30
- (二) 学校管理科层制模式对新教师的规约30-32
- 1. 层级结构和非人格化对新教师权利和自主性的规约30-31
- 2. 职业定向与量化考核对教师的影响31-32
- (三) 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32-33
- (四) 新教师被动的选择和应对33-35
- 三、乡村新教师生存改善之途径35-41
- (一) 新教师需培养乡土情怀35
- (二) 新教师要提高跨文化生存能力35-36
- (三) 新教师应在反思中成长36-37
- (四) 学校管理制度需人本化37-38
- (五) 学校评价体制多元化38-39
- (六) 学校共同体构建39-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7
- 附录47-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家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生存方式De反思与重建[J];班主任之友;2003年09期
2 朱全友;;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须提高教师工作心理幸福感[J];党史博采(理论);2007年06期
3 江山河;;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科层制[J];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11期
4 尹晓敏;;教师“末位淘汰”的制度困境及其发展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5 蔡辰梅;徐萍;;制度下生存与教师的专业道德困境[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6 张培;;生命的背离:现代教师的生存状态透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7 楚江亭;;风险社会与教师自我认同危机[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8 周建平;;教师自我认同:危机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9 姜勇;;论教师发展的“存在”之路[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10 蔡辰梅;刘刚;;“教师是一种良心活”——对教师职业认同方式的分析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义霞;人的生存维度及其哲学回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沛雨;初任教师继续社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是滨婷;边缘教师的生存状况及管理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瞿虹;唤醒教师的自主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道祥;农村小学教师生存状况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汤琳;萨乔万尼的学校共同体理论述评[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51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5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