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文化资本与再生产——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7-07-26 11:32

  本文关键词:文化资本与再生产——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资本 再生产 阶层 社会结构 教育理论


【摘要】:文章试图通过对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与再生产理论的分析,联系布迪厄理论的相关核心概念,呈现出布迪厄理论中对现实社会具有批判色彩的综合理论视角。文章试图强调布迪厄理论宗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逻辑,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明晰、以及文化资本的运行逻辑的认识达到一种解读;最后试图通过反观的视角对于新近的发展做出尝试性的预断。
【作者单位】: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
【关键词】文化资本 再生产 阶层 社会结构 教育理论
【分类号】:G40-052.2
【正文快照】: 一、前言部分任何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理论都表现出对社会具有独特的分析力,关于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其独特的解读视角带来了整个理论界的空前,尤其是其在对于社会结构的精辟分析,布迪厄称为“新资本”的文化资本理论,呈现出十分清晰的社会阶层分化的脉络,再生产的解释路径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雯;;广告学教学中网络实践课程的设计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周小虎;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厉春雷;;论中华老字号的消费者驱动战略[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4 张美川;;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高宁;杨佳;;现代性境遇中的民族精神——基于一种方法论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董新春;消费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徐玮;董婷婷;;试论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林林;;法律文化生态:冲突与分化[J];比较法研究;2011年05期

9 沙丹;刘桂宏;;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10 程兆莹;谭业庭;;试论文化资本对家庭教育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平方;;社会网络化(SNS)与中国公民社会想象[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简圣宇;;“审美威慑”的日常表现——从当下房地产广告谈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牛立超;祝尔娟;;首都圈城市间的合作与治理机制——以京津为例的一个讨论[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刘海;;试论编辑的文化资本[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5 闫晓庆;;对部分农村学生放弃高考的原因与影响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黄典林;;媒体主流叙事的边缘解读及其社会逻辑——以北京大栅栏地区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谢静;;绘制合作领域地图——从SO项目看传播的组织功能[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9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坚赞才旦;岳小国;;论三岩藏族的壁葬及其社会控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优玄;广西民族文化资本化中的政府政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苑申成;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论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赖天能;农村土地经营场域中的农户行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飞;对韩汉语教师社会融入迟滞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传钊;隐蔽的遗产[J];读书;2001年09期

2 徐晓军;论稳定社会中阶层间的封闭性趋势[J];社会科学;2000年11期

3 王浩斌;;文化资本与新中产阶级[J];探索与争鸣;2008年07期

4 赵慧君;母远珍;;“文化资本”对流动学前儿童的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12期

5 李晓丹;马丽娜;;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简介[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14期

6 赖晓飞;;文化资本与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基于厦门市Z工厂的实证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张贞;朱欣华;;分层研究: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一种可能性[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唐华英;;布迪厄习性概念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02期

9 陶琳;;再生产的能动与制约——基于对吉登斯和布迪厄理论的认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王彬;;校长成长新视角: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J];教书育人;2010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志兰;沈君彬;;构建福建和谐社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卢汉龙;;中国社会转型的结构理论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3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Melvin Kohn;王卫东;裴蓉;;变迁中中国的社会结构与个性[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张新平;刘思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视域下绿色经济再生产理论模式探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6 吴鹏森;吴海红;;在兼顾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基础上突出弱势关怀——从社会结构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创新[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上海现代化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3年

7 黄凯南;;秩序扩展与停滞: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的交互作用[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叶世明;;闽台区域文化资本的形成与运作[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高波;张志鹏;;文化资本:经济增长源泉的一种解释[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10 颜纯钧;;全球化:文化差异与文化资本[A];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聿文;六成私营企业主定位中等阶层评析[N];学习时报;2007年

2 邓伟志;兼顾各阶层的利益[N];杭州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王世玲邋实习记者 唐亮;嬗变[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记者 龙昊;中国经济社会结构面临重大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5 复旦大学文博系 陈淳 郑建明;环境、稻作起源与社会结构[N];中国文物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映;“和谐社会”重在实践[N];河南日报;2005年

7 吉方平;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媒体责任[N];黄山日报;2005年

8 陈力丹;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N];学习时报;2004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10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 教授 段华明;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N];南方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娜;文化资本对城市宜居性的提升功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李鸿;现实社会结构观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批判[D];吉林大学;2005年

3 万恒;社会分层视野中职业教育价值的再审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谢小平;转轨期我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博弈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5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6 詹晋洁;当代阿拉伯国家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沛新;文化资本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刘洪仁;我国农民分化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华;农村不同语言发展水平儿童家庭文化资本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立法变迁探微[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黄炯;湘东泉村宗族的社会结构与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胡楠;论社会利益群体的分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5 高明华;教育不平等与阶层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宁春辉;司法场域的社会结构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张必春;高等教育扩招与阶层间的封闭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叙良;近代湖南社会流动研究(1840-1949)[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亭;汉语亲属称谓语泛化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10 朱朝锋;民间法的转型与一元法律秩序的前景[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761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761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8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