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设计研究
【摘要】:应信息时代的需求和发展,各高校纷纷改善信息基础设施,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得到了普遍的认可。由此,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课程和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等多种学习环境的整合—混合学习环境的创设成为一种必然。混合学习环境在为学习者协作学习活动的进行提供各种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对各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学习者作为教学主体,其协作学习活动的实施一直是广大教育研究工作人员的重点研究对象,但因其行为倾向相关因素多样化,学习活动分类依据千差万别,混合学习环境下行之有效的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模式难以界定。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混合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支持因素,主要从相关理论阐述、协作学习活动分类依据以及混合学习环境支持三方面展开。第三章首先对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协作学习方式选取及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作出调查分析,用以提供协作学习活动实施方案的构建中“人’的因素的特征分析。以南昌大学的混合学习课程《教育技术学》为例,探讨了混合学习环境因素特征及因学习内容不同类型而区分的协作学习活动因素特征后,分别提出了概念学习类、问题解决类、作品设计类三种混合学习活动的实施方案。第四章以包括协作学习活动类型全面的作品设计类协作学习活动为例,将活动实施方案应用于课程实践,并从作业分析、作品评价量化分析及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三个层面进行了效果检验。第五章本研究的结论和展望中,指出了实证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对策,并指明了研究的不足和继续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混合学习 学习环境 协作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4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的目的和方法11-12
- 1.3.1 研究目的11-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性12-14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1.4.2 研究的创新性13-14
- 第2章 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相关因素分析14-25
- 2.1 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相关理论阐述14-17
- 2.1.1 相关概念界定14-15
- 2.1.2 理论基础15-17
- 2.2 协作学习活动分类依据分析17-18
- 2.3 协作学习活动的支持环境18-25
- 2.3.1 网络学习支持平台的分析19-22
- 2.3.2 自助式学习资源的设计整合22-25
- 第3章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设计25-49
- 3.1 学习者特征分析25-32
- 3.1.1 大学生网络学习影响因素调查25-26
- 3.1.2 SPSS结果分析26-32
- 3.2 混合学习环境解析—以南昌大学为例32-37
- 3.2.1 课堂与实验课环境分析33-34
- 3.2.2 网络课程平台解析34-37
- 3.3 混合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分类37-41
- 3.3.1 概念学习类活动37-39
- 3.3.2 问题解决类活动39-40
- 3.3.3 作品设计类活动40-41
- 3.4 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设计过程41-49
- 3.4.1 协作学习活动实施的前期设计41-46
- 3.4.2 协作学习活动课程实施过程的设计46-49
- 第4章 混合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实施检验—以作品设计类课程为例49-58
- 4.1 协作学习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步骤、评价49-51
- 4.1.1 协作学习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49
- 4.1.2 协作学习活动课程实施的步骤49-50
- 4.1.3 协作学习活动课程实施的评价50-51
- 4.2 协作学习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检验51-58
- 4.2.1 作业结果分析51-52
- 4.2.2 作品评价量化分析52-54
- 4.2.3 访谈分析54-5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58-63
- 5.1 结论58-61
- 5.1.1 研究成果58-59
- 5.1.2 实证的现有问题59-60
- 5.1.3 方法与对策60-61
- 5.2 需要改进之处61
- 5.3 研究展望61-63
- 致谢63-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A 大学生网络学习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67-6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音;;网络学习中共同体学习策略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9年18期
2 刘红;;学习共同体: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9期
3 黄荣杯;CSCL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4 赵建华,李克东;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5 赵建华,李克东;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系统开发的现状及趋势(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6 王广新,白成杰;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赵建华;CSCL的基础理论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8 任剑锋;焦建英;;CSCL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9 黄霖;试论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10 祖国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任剑锋;非面对面CSCL交互行为促进策略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红宇;自助式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可心;信息技术课程的协作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引红;混合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宁;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设计[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7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577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