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13:09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关系研究
【摘要】: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中西方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探讨、理论上的思辨以及相关方面的综述上,对于积极心理学三大支柱(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直接的量化研究较少。积极人格(Positive Personality)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从积极心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以往对其主要集中于描述性研究,少量的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与应激,心理健康,移情等的相关上。而对于家庭环境、网络依赖与积极人格的直接相关研究还尚未发现。网络使用问题是近来较关注的话题,有关研究显示,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依赖行为,但对于家庭环境、积极人格与网络依赖之间的内在机制尚缺乏量化研究。本研究在前人对于家庭环境与网络依赖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加入了积极人格变量,这是本研究的独到之处。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对986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在各个变量上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家庭环境是如何通过积极人格来影响网络依赖行为,进而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⒈大学生家庭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亲密度、知识性和组织性不足,矛盾性较高;活跃、坚韧与随和是大学生主要的积极人格;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较高。 ⒉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性别、是否独生与城乡在知识性维度上存在交互作用;年级与是否独生在利他维度上的交互作用显著;性别、年级与城乡在利他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年级、是否独生与城乡在严谨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性别、城乡差异及年级的主效应显著,年级与是否独生在网络依赖总分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⒊家庭环境,积极人格活跃、坚韧与随和维度,网络依赖呈两两显著相关。 ⒋家庭环境亲密度、矛盾性和知识性对网络依赖有显著预测作用;积极人格对网络依赖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环境对积极人格的预测作用一般。 ⒌积极人格在家庭环境和网络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家庭环境 积极人格 网络依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26
- 1.1 积极人格的研究综述11-18
- 1.1.1 积极人格的界定11-12
- 1.1.2 积极人格的测量方法12
- 1.1.3 积极人格的研究内容12-14
- 1.1.4 国内外积极人格的相关研究综述14-18
- 1.2 家庭环境的研究综述18-21
- 1.2.1 家庭环境的理论研究18-19
- 1.2.2 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19-21
- 1.3 网络依赖的研究综述21-23
- 1.3.1 网络依赖的概念21
- 1.3.2 网络依赖的测量21-22
- 1.3.3 网络依赖的基本研究22-23
- 1.4 家庭环境与网络依赖的关系23
- 1.5 家庭环境与积极人格的关系23-24
- 1.6 积极人格与网络依赖的关系24-26
-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26-28
- 2.1 问题分析及提出26
- 2.2 研究目的与假设26-27
- 2.3 研究意义27-28
- 2.3.1 理论意义27
- 2.3.2 实践意义27-28
- 3 研究方法28-30
- 3.1 被试选取28
- 3.2 研究工具28-29
- 3.3 研究程序29
- 3.4 数据统计分析29-30
- 4 研究结果30-48
- 4.1 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基本状况30
- 4.2 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0-34
- 4.3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状况34-35
- 4.4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5-37
- 4.5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状况37
- 4.6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多因素方差分析37-38
- 4.7 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关系研究38-48
- 4.7.1 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相关分析38-41
- 4.7.2 积极人格对家庭环境和网络依赖的作用分析41-48
- 5 分析讨论48-56
- 5.1 大学生积极人格的特点48-50
- 5.1.1 大学生积极人格的总体状况48
- 5.1.2 积极人格在不同性别、年级、城乡等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8-50
- 5.2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特点50-52
- 5.2.1 大学生家庭环境的总体状况50-51
- 5.2.2 家庭环境在不同性别、年级、城乡等变量上的差异分析51-52
- 5.3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特点52-53
- 5.3.1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总体状况52
- 5.3.2 网络依赖在不同性别、年级、城乡等变量上的差异分析52-53
- 5.4 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内部关系53-56
- 5.4.1 大学生家庭环境、积极人格和网络依赖的相关分析53-54
- 5.4.2 大学生积极人格对家庭环境和网络依赖的作用分析54-56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56-58
- 6.1 研究结论56
- 6.2 大学生网络依赖的预防措施56-57
- 6.3 研究不足57-58
- 参考文献58-66
- 附录66-69
- 后记69-70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70
- 待发表文章7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奕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孟晓梅;初中生性格优势问卷的编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7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6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