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青少年MHT量表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不同性别青少年MHT量表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中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比分析不同性别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89~2009年12月31日。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和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女生总焦虑倾向高于男生[OR= 2.14,95%CI( 2.93, 1.35),P0.000 01];分量表结果显示:女生在学习焦虑[OR= 0.53,95%CI( 0.67, 0.39),P0.000 01]、对人焦虑[OR= 0.30,95%CI(-0.45,-0.15),P0.000 1]、自责倾向[OR= 0.30,95%CI( 0.46, 0.13),P=0.000 6]、过敏倾向[OR= 0.18,95%CI(0.31,-0.05),P=0.008]、身体症状[OR= 0.21,95%CI( 0.34, 0.08),P=0.001]和恐怖倾向[OR= 0.80,95%CI( 0.91, 0.68),P0.000 01]方面高于男生,而男、女生在孤独倾向[OR=0.09,95%CI( 0.04,0.22),P=0.2]和冲动倾向[OR=0.06,95%CI( 0.15,0.28),P=0.56]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展开对青少年,特别是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单位】: 皖南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Meta分析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2008sk45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10岁到18岁之间的群体,他们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也一直是学校和其他心理工作者研究的重点,但国内各研究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敏学;;青少年心理障碍相关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08年14期
2 邓稳根,雷良忻,曹伴好;江西省城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3 王小新;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比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04期
4 刘显翠;;边远山区高中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5 于淑丹;应贤慧;戴春林;;学业中等生学业成就归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6期
6 李庆玲;梁福成;李玉芹;李学敏;;农村与城市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7期
7 唐建良;;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03期
8 张香云,刘卉兰,栗克清,刘杰,陈金萍,魏俊龙,史科培;保定市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21期
9 姚应水;;Meta分析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王芳芳;焦虑自评量表在中学生中的测试[J];中国学校卫生;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燕;高淳海;郭成;;人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研究述评[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芦炎;陈嘉良;;乐山市公办和民办小学生心理健康比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年06期
3 信中贵;柳友荣;;四川省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余章斌;韩树萍;郭锡熔;;血清学指标结合颈部透明膜产前筛查21-三体综合征的Meta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3期
5 崔金玉;王忆军;高鹏;李静彬;刘艳华;勇力华;朱世路;;哈尔滨市中学生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5期
6 徐群;刘文光;赵东;陈晓波;温丛娜;;辽河油田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2期
7 王忆军;崔金玉;高鹏;勇力华;朱世路;赵峰;;城乡中学生焦虑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年04期
8 张枫;刘毅梅;;心理门诊102例学龄儿童治疗情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5期
9 马德珍;江翠娟;李军;;济南市长清区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6期
10 吕琳;唐玉露;吴星;汪燕萍;;焦虑对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的影响研究[J];化学教育;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庆敏;李莉;陈仁华;;社会心理因素对初中生学习成绩的影响[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雁;;初中生社交焦虑和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及干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吴斌;Luteolin与MTT法对胃癌药物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珍;高中艺术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陆伟骥;无锡市滨湖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源源;新疆某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卫护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瑜;高中生职业生涯探索及其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杨阳;亲子三角关系在初中生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6 郭异凡;高职学生人格特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彭茂清;中职教师课堂教学困惑及其原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永芬;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时间管理、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纪秋红;中专生家庭环境、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莫夏莉;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劲松,许积德,沈理笑,王笑林,刘学政;心理门诊中青少年问题的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3期
2 蔡先锋,翟一飞 ,王霞 ,颜军;高中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3 陈植乔,王松花,袁立新;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兼与城市初中学生比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4 赵荣生;;网吧与青少年违法犯罪[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魏俊彪;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多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02年08期
6 郑晓边,李涛;全国2016例高中生心理健康五因素调查分析[J];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6期
7 周东明,谭红专,李硕颀;726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8 王景芝,魏真;成就归因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9 边玉芳,郑艳球;杭州市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邓稳根,雷良忻,曹伴好;江西省城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青;叶平;;阳江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六届全国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体育运动委员会、教育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关于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田径运动竞赛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60年19期
2 江汶;;向陆清河学点教生之道——读《周处》有感[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12期
3 张慧贤;;“三岁养成的习惯六十岁也改不了”——文明礼貌的朝鲜青少年[J];父母必读;1980年02期
4 李开朗;;《青少年修养》课教学一得[J];江苏教育;1981年11期
5 王桂成;;《青少年修养》教学体会[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2年02期
6 贾瑞霞;;《青少年修养》课也应考试[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2年05期
7 阳瑾章;;《青少年修养》(让青春闪闪发光)研究[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5年03期
8 刘永生;;北京市首届青少年识别百科昆虫赛[J];生物学通报;1985年04期
9 宋慧丽;董畹倩;;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10 韩玉昌;符昌忠;;特区与内地青少年理想的异同[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R,
本文编号:675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675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