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21:29

  本文关键词: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就业压力 心理弹性 焦虑水平 中介效应


【摘要】:心理弹性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帮助个体缓冲或抵御压力、危机的消极影响。国外心理弹性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心理弹性如何应对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结论不一致,需要进一步探讨。国内心理弹性研究刚刚起步,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本研究以1204名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采用Connor- Davi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焦虑量表(S-AI)、自编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等研究工具,初步探讨了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含有26个项目,5个维度:就业竞争力自我评价,就业心态自评,就业竞争形势评估,就业帮助渠道评估,求职挫折评估。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估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有效工具。 2.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焦虑程度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就业压力方面:非211院校显著高于211院校;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毕业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中、良的毕业生;性别和专业交互效应显著。在心理弹性方面:城镇籍毕业生显著高于乡村籍;家庭经济状况中、良的毕业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毕业生;学校类型和专业、学校类型和性别交互作用显著。 3.就业压力与焦虑水平正向相关显著,心理弹性与焦虑水平负向相关显著,就业压力和心理弹性的负向相关显著。焦虑水平对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回归均显著,就业压力对焦虑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 4.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和焦虑水平的中介效应,发现由就业压力引起的焦虑水平的变异21.28%是通过心理弹性来中介的。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韧性、自强、乐观三个维度分别在就业压力和焦虑水平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三者中介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自强、坚韧、乐观。
【关键词】:就业压力 心理弹性 焦虑水平 中介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2
  • 第一章 绪论12-15
  • 1.1 问题提出12
  • 1.2 研究背景12-13
  • 1.3 研究设想13-14
  • 1.4 研究意义14-15
  • 1.4.1 理论意义14
  • 1.4.2 实践意义14-15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8
  • 2.1 就业压力及其研究15-18
  • 2.1.1 就业压力的概念15-16
  • 2.1.2 大学生就业压力研究现状16-18
  • 2.2 心理弹性及其研究18-24
  • 2.2.1 心理弹性概念及操作性定义18-19
  • 2.2.2 心理弹性研究范式19-20
  • 2.2.3 心理弹性模型20-22
  • 2.2.4 心理弹性测评工具22-23
  • 2.2.5 心理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23-24
  • 2.3 焦虑及大学生焦虑的实证研究24-26
  • 2.3.1 焦虑的概念及分类24-25
  • 2.3.2 大学生焦虑的实证研究25-26
  • 2.4 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的相关研究26-28
  • 2.4.1 压力和焦虑的相关研究26-27
  • 2.4.2 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的关系研究27-28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8-33
  • 3.1 研究目的28
  • 3.2 理论构想28
  • 3.3 研究程序28-30
  • 3.3.1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28-29
  • 3.3.2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的现状及特点29
  • 3.3.3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29-30
  • 3.4 研究方法30-32
  • 3.4.1 被试30
  • 3.4.2 研究工具30-31
  • 3.4.3 问卷施测及数据分析31-32
  • 3.5 研究特色与创新32-33
  • 第四章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33-44
  • 4.1 研究目的33
  • 4.2 研究方法33-42
  • 4.2.1 问卷设计的原则33
  • 4.2.2 就业压力的操作性定义33
  • 4.2.3 开放式问卷调查33-35
  • 4.2.4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维度的初步设想35
  • 4.2.5 项目的编写35
  • 4.2.6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的预备测试35-38
  • 4.2.7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的正式施测38-42
  • 4.3 本章小结42-44
  • 第五章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焦虑水平的现状及特点44-55
  • 5.1 研究目的44
  • 5.2 研究假设44
  • 5.3 研究方法44-46
  • 5.3.1 被试44-45
  • 5.3.2 研究工具45-46
  • 5.3.3 问卷施测及数据分析46
  • 5.4 研究结果46-54
  • 5.4.1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的特点46-47
  • 5.4.2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的单因素方差分析47-51
  • 5.4.3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的多因素方差分析51-54
  • 5.5 本章小结54-55
  • 第六章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55-62
  • 6.1 研究目的55
  • 6.2 研究假设55
  • 6.3 研究方法55-56
  • 6.3.1 被试55-56
  • 6.3.2 研究工具56
  • 6.3.3 问卷施测及数据分析56
  • 6.4 研究结果56-61
  • 6.4.1 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的相关关系56-57
  • 6.4.2 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对焦虑水平的预测作用57
  • 6.4.3 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和焦虑水平的中介效应57-61
  • 6.5 本章小结61-62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62-65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62-64
  • 7.1.1 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62
  • 7.1.2 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焦虑水平的特点及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62-63
  • 7.1.3 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和焦虑水平的中介效应63-64
  • 7.2 研究局限64
  • 7.3 研究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7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0-71
  • 致谢71-72
  • 附录72-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若惠;韩星;;浅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心理障碍表现[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2 季海涛;;浅探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搜狐文化频道在京启动789文化艺术节[J];出版参考;2011年16期

4 袁萍;;基于就业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5 ;短镜头[J];视野;2011年15期

6 赵亮;;又到一年毕业时[J];神州;2010年06期

7 任桂香;;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情绪困扰与疏导[J];大众心理学;2004年03期

8 徐晨倩;蒋雨晨;;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9 陈树棠;;从小丽投井谈如何排除心理危机[J];大众心理学;2004年09期

10 顾林成;赵海晓;;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双强;;重庆城乡统筹发展难点与对策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冯明;李学民;陈英;;中国入世以来经济增长、外贸及FDI对就业的影响[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杨利峰;;汇率变动对贸易与就业的影响分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4 杜天骄;;医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5 杜天骄;;医学生就业压力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6 陈恒西;;发展第三产业缓解就业压力[A];西宁市第三产业研究文集[C];1995年

7 李卫东;;阶层背景、性别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关锋;李灵;;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压力水平状况及其压力源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邱桂平;张利锦;;西部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及原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优彩 梁优彩;经济持续增长缘何未能缓解就业压力[N];中国税务报;2005年

2 记者 裴睿;三季度成都就业压力略有下降[N];成都日报;2008年

3 ;解决就业压力是长期任务[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莉莉;“淘客”推广 导购新模式缓解就业压力[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马宏萍;宁夏:强化“三支一扶”缓解就业压力[N];中国妇女报;2009年

6 记者 司成钢;本溪五项措施缓解就业压力[N];辽宁日报;2009年

7 记者 于淼;发放培训券减轻就业压力[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8 张原;“缓解就业压力,企业应该有所作为”[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陈禄堂 游德茂;加强劳务输转 应对就业压力[N];天水日报;2009年

10 记者宋阳;各地就业压力都不小[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周学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劳动力人口就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宋丽敏;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镇就业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黄少杰;我国就业问题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蓼红;预防性储蓄动机对购买行为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李洪天;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和个人收益率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9 郭鲁芳;休闲消费的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s,

本文编号:715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15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2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