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特征及其辅导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特征及其辅导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 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辅导 实验
【摘要】:为了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以及研究自我调节学习辅导课程对小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及学业成绩的促进作用,共进行了三项研究。 研究一:根据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编制出一套自我调节学习问卷;研究二:运用自编的自我调节学习问卷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方差、回归等统计分析,以了解其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研究三:运用一套自我调节学习辅导课程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实验,实验后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有关分析以检验实验效果。 经研究分析,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1、自编的自我调节学习问卷,共有七个维度,分别是:自我效能感、内在动机、计划与目标设置、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但年级与性别在其自我调节学习上无交互作用。 3、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级、性别、对父母、老师期望的知觉与其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有密切关系,且对自我调节学习得分有预测作用。 4、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性别,对父母、老师期望的知觉以及自我调节学习得分的高低与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且对学业成绩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5、实验组在接受了自我调节学习辅导后,其自我调节学习得分有了显著提高,说明自我调节学习辅导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6、接受了自我调节学习辅导的实验组在自我调节学习后测得分上显著高于未接受辅导的控制组的得分。 7、经过自我调节学习辅导后,实验组的学业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接受了实验处理后,学业成绩并未出现显著差异。 8、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持正向态度,并认为此课程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希望能再次参加类似辅导。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 自我调节学习 自我调节学习辅导 实验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0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1.3 研究总假设9
- 1.4 概念的界定9-10
- 第2章 文献综述10-29
- 2.1 自我调节学习的涵义10-12
- 2.2 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12-19
- 2.3 Zimmerman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型简介19-21
- 2.4 自我调节学习在小学阶段的辅导研究21-23
- 2.5 国内自我调节学习的主要研究成果23-29
- 第3章 实证研究29-62
- 研究一 自我调节学习问卷的编制29-37
- 1 引言29-30
- 2 正式问卷的编制30-36
- 3 结论36-37
- 研究二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调查研究37-49
- 1 引言37
- 2 研究假设37-38
- 3 研究方法38
- 4 研究结果38-43
- 5 结果讨论43-48
- 6 结论48-49
- 研究三 自我调节学习辅导效果研究49-62
- 1 引言49
- 2 研究假设49-50
- 3 研究设计与实施50-54
- 4 研究结果54-58
- 5 结果讨论58-61
- 6 结论61-62
- 第4章 总结与建议62-67
- 4.1 研究总结62-63
- 4.2 研究的不足63
- 4.3 建议63-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71-75
- 致谢75-7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自我调节学习的自我实现循环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张锦坤;佟欣;杨丽娴;;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3期
3 孟威佳,李晓东;自我调控学习———面向21世纪的学习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01期
4 张锦坤;杨丽娴;佟欣;;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6期
5 李宗林;一种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观点[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张旭东,周国韬;自我调节学习的若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7 边玉芳,钟惊雷;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4期
8 周国韬;自我调节学习论──班杜拉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9 周国韬;初中学习不良生在自我调节学习上的障碍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4年03期
10 汪玲,雷雳,Tanja CULJAK;效能信念、加工方式和困难应对策略——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及各成分间关系的探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国韬;张平;;小学生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平;初中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付桂芳;自我调节学习结构模型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婷婷;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曲苒;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标定向及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波;运用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提高高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斐;成就目标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作用[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相玲;“自我调节学习”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志英;高中生物自我调节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尹怡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倪慧敏;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在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23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23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