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教师自主学习的特点与途径

发布时间:2017-08-23 08:36

  本文关键词:论教师自主学习的特点与途径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 自主学习 专业发展


【摘要】:教师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根据自身工作的特点和需要而主动地学习,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教师的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特点。教师自主学习的类型主要有教师个体自主的理论学习、教师个体自主的实践学习、教师集体自主的理论学习和教师集体自主的实践学习等四种。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师 自主学习 专业发展
【基金】:2010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现代教学与课程论学科建设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学记》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笔者认为,这段话是专门讲教师专业发展的,意思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师的专业学习相互促进。教师作为一个学习者,不断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恰如苏格拉底所言:“我只知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景怡光;程培杰;;论自主学习实质的准确把握[J];教育评论;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子华;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其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阮成武;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5 周加仙;加拿大高中学分政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6 崔允o7,夏雪梅;校本课程开发在中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7 单玉;政治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姚蕾;对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关系及其内容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9 曹仲岗;教师专业化与现代教师的培养和提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王德宠;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Yu Junping;英汉双语词典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英文)[A];亚洲辞书学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三;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社区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彭海蕾;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6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李跃新;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蓉;非营利组织在社区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苏州三元、府前社区非营利组织为个案[D];苏州大学;2001年

2 ZHOU PIN;[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1年

3 陈东梅;英语词汇与文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董素芬;英汉词典的释义[D];厦门大学;2001年

5 王(王廷);语文词典的语域标注和学科标注[D];厦门大学;2001年

6 郭亚红;我国农村教育体制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傅树京;PDS: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性选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8 梅玉华;词汇教学:从视角到策略[D];四川大学;2002年

9 李权华;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中的“阴郁”原型[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美福;两种教师发展模式论比较——兼与台湾学者饶见维先生商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3 赵燕霞;郝玫;;试析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余芳;转变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陈德松;自主学习研究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周龙影;教育行动研究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俊;;浅析网络研修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09期

2 杨柳芳;;多维学习: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文教资料;2011年15期

3 杨永建;;教育期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选题策划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6期

4 秦宛钟;王六儿;薛晓飞;;自我反思——铸就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5期

5 冯增年;王双民;郑召举;;构建校本教研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05期

6 周建国;;让职评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J];中小学管理;2006年08期

7 彭云霞;;教育科研: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8 刘和;;教师专业成长之路[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年05期

9 范玉莲;;论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探索;2008年02期

10 马有;;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辩证关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波;;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立体教学模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2 刘n\;孙玫玫;张丽;;用参与教学法强化电视教材编导教学中的自主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辉;李林英;林子慧;;学习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4 李锋;;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教学有效整合,实行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庞维国;皮连生;;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孟海岭;;谈多媒体网络的交互与学生的自主学习[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7 温伟明;;自主学习活动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林英;;学习论和导学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陆凤瑾;;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准胜 刘文_g;吉林主题教研促农村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吴骞;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莱芜日报;2010年

3 莲都囿山小学校长 何竹生;反思与交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N];丽水日报;2008年

4 钱诚;“个人课题”为教师专业成长“开处方”[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英山县雷店教育总支 蔡干;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N];黄冈日报;2010年

6 记者 何超群 见习记者 李颖 通讯员 厉苗军;上虞:为教师专业成长插上翅膀[N];绍兴日报;2010年

7 谷清芬;乌审旗“促进教育优质发展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项目”启动[N];鄂尔多斯日报;2011年

8 灌南县教育中心 周如俊;如何避免教师专业成长中“兜圈子”?[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钱诚 储优君 张玉彪;金坛:“六大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第十九中学 杨文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五环节策略[N];天津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炳辉;新课改视域下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敏;教师自主学习调节模式及其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7 薛伟;现代远程教育5S学习支持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韩永红;论自我教育[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Florida Khumbo Banda(丽达);马拉维杜马西学院远程教育学习支持系统研究:对变革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2年

10 何美;美国优秀科学教师专业标准、评估及认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世洪;自主学习课件的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钱玲;校园网环境下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D];河北大学;2004年

3 曾春妹;新课程下自主学习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宏;基于Web的自主学习远程教学系统[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尚亚丽;基于自主学习的成人网络课程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伟;基于校园网的中学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闫兴亚;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姜建庭;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兆明;基于知识管理的自主学习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春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其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24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724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a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