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5:2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以福州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自编的大学生心智觉知量表对福州大学生的觉知程度进行调查,同时考察了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和共情三者的关系,为大学生提高自我接纳和共情水平,促进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供新方法。本研究的结果显示: (1)自编的心智觉知量表具有2个维度:如实,觉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大学生的心智觉知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接纳和共情水平中等偏上。 (3)心智觉知在独生子女、生源地以及学科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即男生觉察内心体验的如实程度明显高于女生。 (4)自我接纳和共情在性别、独生子女以及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专业上,理工科学生的自我接纳和共情水平显著比人文学生高。 (5)心智觉知及觉察维度和自我接纳显著正相关,心智觉知及如实维度和共情显著负相关。 (6)觉察因素对自我接纳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自我接纳对共情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如实因素对共情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力。 (7)心智觉知不仅能直接预测自我接纳和共情,还能通过自我接纳对共情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心智觉知 自我接纳 共情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9
- 绪论9-13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13-33
- 1 心智觉知研究综述13-23
- 1.1 心智觉知的定义13-14
- 1.2 心智觉知促使个体变化的机制14-18
- 1.3 心智觉知的测量18-22
- 1.4 心智觉知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22-23
- 2 自我接纳研究综述23-27
- 2.1 自我接纳的概念23-24
- 2.2 自我接纳的测量工具24
- 2.3 国内外自我接纳的研究状况24-27
- 3 共情的研究综述27-30
- 3.1 共情的定义27
- 3.2 共情的测量27-28
- 3.3 共情和心智觉知的关系研究28-30
- 4 问题提出、研究意义和研究假设30-31
- 4.1 问题提出30
- 4.2 研究意义30-31
- 4.3 研究假设31
- 5 研究程序设计31-32
- 5.1 心智觉知量表的编制31-32
- 5.2 正式施测32
- 5.3 撰写论文32
- 6 方法和统计32-33
- 第二章 量表编制33-37
- 1 研究目的33
- 2 研究过程33-36
- 2.1 量表项目的形成33-34
- 2.2 预测量表的形成34
- 2.3 正式量表的形成34
- 2.4 数据处理34
- 2.5 结果与分析34-36
- 3 小结36-37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37-39
- 1 研究目的37
- 2 研究对象37
- 3 研究工具37-38
- 3.1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量表37-38
- 3.2 自我接纳问卷38
- 3.3 大学生共情量表38
- 4 施测程序38
- 5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38-39
- 第四章 研究结果39-43
- 1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自我接纳、共情的状况39-40
- 1.1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自我接纳和共情的总体状况39
- 1.2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自我接纳和共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39-40
- 2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关系40-43
- 2.1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相关分析40
- 2.2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回归分析40-41
- 2.3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与自我接纳、共情的路径分析41-43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43-51
- 1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自我接纳以及共情特点分析43-44
- 2 福州大学生心智觉知、自我接纳和共情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分析44-51
- 2.1 心智觉知总分及其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4-45
- 2.2 自我接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5-46
- 2.3 共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46
- 2.4 心智觉知、自我接纳和共情的关系分析46-47
- 2.5 心智觉知对自我接纳、共情的影响分析47-48
- 2.6 心智觉知对自我接纳、共情的影响机制分析48-51
- 第六章 结论51-53
- 第七章 建议与展望53-55
- 1 建议53-54
- 2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54-55
- 附录55-61
- 参考文献61-7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1-73
- 致谢73-75
- 个人简历75-7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苗元江;汪静莹;;积极心理学领域中的正念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年08期
,本文编号:96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6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