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学校变革不可或缺的动力:学生

发布时间:2018-11-12 15:17
【摘要】:学校中最重要的个体——学生,理应是引起和推动学校变革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学生却很难成为学校变革的动力。从学理上分析,学生具有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可能性,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也是学校变革目标的本质要求。基于此,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就成为必需,"以学生变革利益为中心"的变革政策再设计以及提高学生变革能力是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有效策略。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individual in the school-student, should b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force to cause and promote the school change, but in the practice of school reform,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student to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school chang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ory, students have the possibility of becoming the motive force of school reform, and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the goal of school reform is that students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of school change. Based on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of school change. The re-design of reform policy centered on the interests of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to change are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motivate students to become the motive force of school change.
【作者单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基金】: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公平:中国的解读和实践—中国基础教育60年(1949-2009)”(10YJC88003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健生;论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J];教育科学;200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瑾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司志民;姚会强;;建构主义对作文教学的启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袁双龙;屈正良;;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压力问题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卢镜;;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经验吸收的有限理性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马欢;;试论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育生活的二维考察[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6 张文兰;郭小平;;关于我国行动研究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彭江;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中国大学管理改革的新走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方红;;儿童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9 王飞;;从外到内的制度拯救“:去行政化”与大学合法性的回归——一种基于组织社会学的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王立;;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迈克尔·富兰教师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柳笛;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崔霞;运用影视资源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邢超伟;美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黄思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原晓慧;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耿婵娟;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文欣;幼儿教师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林克松;初中教师校本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营永霞;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范敏;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维迎;文化:一组人群行为规范的稳定预期和共同信念[J];读书;2000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柴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12期

2 陈英;;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与模式[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年13期

3 暴丽颖,徐万林;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英语教学课程设置[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戴修凤;;“以学生为中心”之我见[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12期

5 李耸,赵晓丹,赵睿;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黄学敏;要准确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06期

7 胡乐乐;;美国实名推荐的四位杰出教授[J];教育;2010年21期

8 范芳;;如何提高“过程”的有效性[J];四川教育;2010年09期

9 杨晓芳;;突出“动”字 教好英语[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年09期

10 孙玉虹;;探索赏识教育[J];青年思想家;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单凤儒;;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学改革[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何源;;制冷与空调专业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探索[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亚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教学研究[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友增;;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模式[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贲万生;;要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过程[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6 韩炳良;;教学内容调整和学生参与——工业企业管理课程教改探索[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1年

7 丁永芝;戚淑英;王春艳;;论学生参与公寓民主管理的途径和作用[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论学生参与宿舍管理之优越性——中国学生宿舍管理科[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刘彩卿;;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10 杨国华;;对数学“好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海军邋王青松;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后勤管理[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年

2 雷州市白沙镇官茂小学 王育;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英语课[N];湛江日报;2008年

3 孙晓宁;美国少儿音乐教育以学生为中心[N];音乐周报;2006年

4 阳光一(编辑);学生第一?教师第一?[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 勾学荣;重视协同式学习和网上人文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张东霞 宋丽 作者单位 邢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浅谈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7 记者 李军;中加合作项目在我区进展顺利[N];宁夏日报;2005年

8 刘翠英;试析以学生为主体的外语教学模式[N];开封日报;2007年

9 康黎民;提高学生英语素质之我见[N];甘肃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凌;学校教育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海荣;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吴支奎;课堂中的意义建构[D];西南大学;2009年

5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于波;20世纪我国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安世遨;大学生对话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浩;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2 彭晨;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李婧;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新编大学英语》的改进[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华;任务型教学与英语阅读[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艳;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林s,

本文编号:2327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327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9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