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益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建伟;;杜威教育思想的“创新性”[J];辽宁教育;2017年08期
2 赵康;;英国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基于知识吸收理论的历史分析[J];教育学报;2015年03期
3 李亚洲;;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影响[J];明日风尚;2016年20期
4 邵蓉蓉;蔡普民;;杜威教育思想初探[J];山西青年;2017年04期
5 李亚洲;;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教育的启示[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年12期
6 张洁;;杜威教育思想对学前课程的启示[J];教师;2017年12期
7 杨海波;;我国近百年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解读与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涂诗万;;行行重行行: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中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9 涂诗万;;美国近二十年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新进展[J];教育学报;2012年02期
10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J];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单中惠;;杜威教育思想与近代中国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高迎爽;;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杜威教育思想的一种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颖;;蒋梦麟教育思想探析——兼谈蒋梦麟与杜威教育思想之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潘华靖;;杜威知识观及其现实意义[A];当代教育评论2016(第4辑)[C];2016年
5 杨辉;;杜威目的观及其当代启示[A];当代教育评论2016(第4辑)[C];2016年
6 姚家群;;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异同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潘洪建;;杜威的学校观[A];当代教育评论2016(第4辑)[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山东大学教授 赵秀福 本报记者 整理 吴绍芬;以“经验”为中心的杜威教育思想[N];中国教师报;2019年
2 昭通市昭阳区第四小学 沈永俊;杜威教育思想的启示[N];云南经济日报;2017年
3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副教授 赵康;杜威教育思想带来教育革新趋同了吗[N];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杨三喜;社会大课堂要给孩子当好榜样[N];中国教育报;2019年
5 胡乐乐;教师发展决定教育成败[N];文汇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褚清源;重提“动的教学”[N];中国教师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郁;杜威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益启示[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2 胡冰洁;美国语境中杜威教育思想研究:沉浮与演进[D];江南大学;2017年
3 郁苏浪;杜威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4 高瑜;解读杜威教育思想[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晶;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办学实践(1896-1904)及其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9 杨美荣;杜威教育思想的现象学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贺曼;杜威教育思想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2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79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