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混合学习中社会性知识网络的构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34;G40-057
【图文】:
可视化的知识网络①
图 2-2 社会网络的拓扑关系社会性网络视角下的知识建构是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互动进个体是怎样形成并且扩充自己的关系网络的,个体与个体更加复杂庞大的社会网络的等。换言之,“谁知道什么人
图 3-1 研究思路思路如图 3-1 所示,对于目前国内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以及高校混合式学分析,找出目前国内混合式学习实践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对国内外的混性知识网络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以把握目前混合学习以及社会性知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雯;;探析高职英语混合学习模式改革[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李腾;;解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J];山西青年;2019年20期
3 曹斌;鲍明丽;何松;;中学混合学习研究综述[J];教育参考;2019年01期
4 苗艳侠;;继承与发展:互联网思维下的混合学习模式创新[J];中小学电教;2018年12期
5 吴南中;夏海鹰;;混合学习中“虚实互动”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9年02期
6 梁鑫辰;陈雪茹;白凤翔;;混合学习的概念与运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年01期
7 程超志;;《声乐》课程混合学习模式研究[J];艺术科技;2019年03期
8 林琳;沈书生;;形态视角下混合学习的结构审视与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9年03期
9 王秀丽;;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11期
10 马婧;周倩;;国际混合学习领域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研究——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的实证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余英龙;夏群;;基于Qzone的语文写作混合学习模式探索[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向勇;雷三元;;基于混合学习的《电梯安装》一体化教学设计[A];中国职协201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一二等奖)[C];2018年
3 李伟;索莹;刘北佳;;混合学习在微波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理事工作会论文集(下册)[C];2016年
4 王一燃;;音乐混合式教学的目的[A];“如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理论研讨会——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5 张伟平;叶长青;;混合学习对高校教学的启示[A];计算机与教育——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建华;;学生对小组学习的理解与态度分析[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疏凤芳;赵呈领;万力勇;;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混合学习案例设计与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新技术、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与实践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续迪;;混合式学习在软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计算机与教育:理论、实践与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韩冰;;大学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张茹丹;SPOC:后慕课时期的混合学习方式[N];中国教师报;2018年
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焦建利;2018年教育技术发展趋势[N];江苏教育报;2018年
3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局长 何泳忠;我眼中的美国教育[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王悠然 编译;为数字化大学教育做好充分准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5 赵江;IT培训的三种方式[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戴佳婕邋惠正一;打造“百万元EMBA”俱乐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 潘建明;聚焦教育技术背景下的“自觉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梦琪;混合学习情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梁鑫辰;融媒体背景下的混合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邓雅馨;混合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实证研究[D];渤海大学;2019年
4 王荣;混合学习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祁卫静;大学生混合学习中社会性知识网络的构建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6 李雅倩;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7 陈航;移动学习环境下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8 李博雅;SPOC混合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8年
9 李尉宁;基于MOOC的混合学习应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8年
10 苏丹蕊;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5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795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