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先秦儒家“乐教”的德育价值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0-08-20 14:37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变迁引发的价值冲突和困境中。尽管当前我国德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德育严重受到理性话语的支配,诗意审美发展视角缺失,使得自身内部的建构性矛盾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审美教育(如“乐教”)不但难以发挥德育的价值甚至还消解道德教育的效果。所以,当前我国德育所处的现实境遇亟须我们深刻地反思与大胆地革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众所周知,“礼乐教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社会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要方式。其中,“乐教”作为儒家重要的美育活动,在道德教育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联系当前我国德育突出的现实问题,本文拟选取先秦儒家“乐教”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发掘其蕴含的德育价值,以期为改善当前我国德育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乐教的内涵及与德育的相关性。首先,对先秦儒家“乐”以及“乐教”的内涵进行简要阐释;其次,分析先秦儒家乐教与德育的意义关联;最后,在把握先秦儒家乐教与德育关联的基础上,探讨先秦儒家以乐教进行德育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具体分析先秦儒家乐教的德育价值并作以评析。首先,从“思”、“情”、“境”、“行”四个方面阐述乐教在德育中发挥的价值:以“象喻”之思深化道德认知;以“审美”之情通融道德情感;以“化俗”之“境”营造良善的道德情境与氛围;以“礼”为行为准则,通过礼乐仪式促进道德向日常行为的转化。然后,基于先秦儒家乐教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及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探讨先秦儒家“乐教—德育”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反观现实,发现当代我国乐教在发挥德育价值时面对的主要问题以及当代乐教在我国德育中的现实意义。其中,当代乐教在发挥德育价值时的主要问题有“乐教”的美育本质异化以及德育功能的迷失。而另一方面,发挥当代我国“乐教”的德育价值不仅有利于摆脱当代我国德育面临的现实困境,而且也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重识当代乐教与德育的关系,唤起当代乐教的德育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部分基于前文对先秦儒家乐教德育价值的分析与评价,为发挥当代乐教的德育价值提供启示。以史为鉴,正确认识乐教与德育的关系;推陈出新,把握发挥当代乐教德育价值的原则;古为今用,提出发挥当代乐教德育价值的实践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德君;;先秦儒家反贫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2 严旭;;先秦儒家孝道伦理对后世法制文化的影响[J];法制博览;2017年36期

3 郭卫华;;论先秦儒家情理精神的现代转化[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4 林雪琳;;先秦儒家的德育思想浅论[J];文教资料;2017年19期

5 叶蔚兰;;先秦儒家之礼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J];智库时代;2018年30期

6 周玉萍;董如;;先秦儒家与墨家节俭观的比较分析[J];史志学刊;2017年01期

7 鹿晓燕;宗廷虎;高万云;;“言论并重、内外双修”——先秦儒家修辞的现代启示——《先秦儒家修辞研究》简评[J];东岳论丛;2017年02期

8 许袖飞;;先秦儒家经典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综述[J];亚太教育;2016年19期

9 林晓平;;先秦儒家诸子著作与民俗史研究[J];求索;2016年06期

10 刘光宇;;先秦儒家体育思想及其传承[J];兰台世界;2015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芳;;先秦儒家的消费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定文;;试论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转化[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英杰;赵东玉;;鸟兽不可与同群——先秦儒家视野中的人兽之别[A];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5 李畅友;;先秦儒家人生学说的启示——关于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思考[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吴倩;;中华生态文明的原初典范——先秦儒家生态哲学论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7 周宏;;先秦儒家天人学说中的交互主体思想探析[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章立明;;试论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向现代经济伦理转换的可能性[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朱义禄;;论先秦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周山;;先秦儒家关于道德品性的思考[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树华;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于民雄 作者系贵州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浅论先秦儒家的和谐观念[N];贵阳日报;2007年

3 吉林大学 吴树勤;先秦儒家丧礼的功能与实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李孝纯;浅谈先秦儒家的学习观[N];学习时报;2002年

5 东师大哲学系教授 顾红亮;简评《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N];光明日报;2010年

6 明辉;教化始于刑罚前 先秦儒家法律观[N];人民法院报;2007年

7 牡丹江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李福生;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逻辑演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孙晓春;解析传统中国治理的道德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9 赵麦茹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先秦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N];光明日报;2016年

10 郭廷军;也谈“反腐败从正人心做起”[N];中国青年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世华;先秦儒家禅让观念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韩章勇;先秦儒家德寿思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吴建国;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米继军;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郭振香;先秦儒家情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谢桂山;圣经犹太伦理与先秦儒家伦理之比较[D];山东大学;2005年

7 成云雷;先秦儒家圣人与社会秩序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瑞雪;秩序与人:先秦儒家法思想新论[D];西北大学;2006年

9 徐文涛;先秦儒家历史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旭虹;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

2 张秋燕;先秦儒家“乐教”的德育价值及当代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霞;先秦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4 张雨霏;《诗经》中的“仁君”诗篇与先秦儒家的君德理想[D];山东大学;2019年

5 刘恺;先秦儒家人生境界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6 杨杰;先秦儒家道德修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7 梁焕然;先秦儒家道德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高姗姗;先秦儒家乐思想之主体意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9 张哲;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当代治国理政启示[D];长安大学;2018年

10 晏忠涛;先秦儒家j论的哲学诠释[D];贵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98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798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4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