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中国少男少女的爱与性——基于2010年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

发布时间:2020-08-21 13:39
【摘要】:本文基于2010年对14-17岁全国总人口的随机抽样调查,有效样本量为1593人,其中包括19.5%的校外少年。数据展现了这个年龄段少男少女的多种性爱观、网上网下的多种性行为实践,并分性别地分析与少男少女是否发生过性交行为有关的诸多个体与社会因素。通过高质量实证数据的展现,让社会更好地了解少男少女们的性现状,期待目前的性教育项目能从更为正面的态度积极地、主体地看待少男少女们的性与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明祥;青少年集体主义教育断想[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陈沙麦;与青年谈爱情[J];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04期

3 陈选杰;网络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周全德;论青年与爱情文明建设[J];伦理学研究;2003年06期

5 ;英国青少年一年花十万[J];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2009年03期

6 胡宝珍;论电视文化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7 谷梅,邓建强;网络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8 李泽民;青少年犯罪的道德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富田健治;;大阪府培养青少年计划[J];当代青年研究;1993年02期

10 曾令球;浅析邓小平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白云;郝本廉;刘琼;赵建平;;试论知识经济兴起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要求[A];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1999-2000)[C];1999年

2 池培莲;方晓义;李一飞;;青少年父母监控特点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朱小芳;佐斌;;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表征[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家瑜;;简析违法犯罪青少年之心理特征及防范对策[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朝;;认知疗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辛志勇;姜琨;刘毅;;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多主体契合性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琼;;青少年网络犯罪原因及其对策[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柯平;徐美莲;闫慧;;青少年科学阅读观与创新素养的培育[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柯平;徐美莲;闫慧;;青少年科学阅读观与创新素养的培育[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顾嘉禾;顾乐鸣;;南通市随访农村老人居住情况及其思考[A];江苏农村养老工作探索——江苏农村养老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宗林 虞华;完善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的实践构想[N];中国信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厚峰;全面了解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N];济宁日报;2006年

3 潘跃;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启动[N];人民日报;2007年

4 记者 王跃刚 闫辉;国家残联来州检查抽样调查工作[N];克孜勒苏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邵雪廉 查锴 贾永亮;金华农民阅读抽样调查今发布调查报告[N];金华日报;2006年

6 李益钧邋宋静芳;常州抽样调查农民工生活状况[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通讯员 中关委 记者 黄标 赖有生;倾注关爱情造福下一代[N];中山日报;2010年

8 民进上海市委员会;加强本市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N];联合时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周丽婷;八成以上留守儿童成绩中等偏下[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雪 杨超;邓朴方强调今年三件大事[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雪峰;黑龙江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郑声文;试论我国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照兰;论“文革”时期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5年

4 郝雪;新时期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措施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婉丽;浅析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青少年德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寒梅;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董玲玲;论后现代美学视阈下的青少年审美价值观教育[D];河南大学;2008年

8 徐军;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政府干预作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姜琨;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多主体认知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10 王怡;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职责[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9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799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