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8:12
   3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从学科建设角度看,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需要不断充实、完善,既要高度整合,也要高度分化;既要开展主干学科研究,也要探索分支学科研究;既要关注理论问题,也要关注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使之能够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更是一个崭新的学科,其正式成立至今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既回应了理论需要,也对当今世界尤其是我国解决人们民族观教育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重要实践支撑。由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时间较晚,很多理论基础还不完善,亟待充实完善,深化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元理论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研究,就是该学科的元理论之一,也是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核心。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把握一个事物,必须从其运行过程开始,因此,开展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在借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矛盾的理论体系基础上,还广泛借鉴了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本研究阐述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过程及其特征和功能,概括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体系,提出受教育者的公民性民族观形成是这一过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分析了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的具体矛盾,并指出了化解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基本对策,最后指出了化解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目标,并总结了我国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经验。从民族的产生到阶级、国家的产生,从文化对民族个体和群体的影响,到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对人的民族观形成和影响,从国内到国外,做了相对全面的分析。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入手,既分析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更面向当代世界特别是我国的现实,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直至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真正的共同体”。是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研究过程。本研究主要分六章进行详细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涵和研究现状开始,提出了本研究的问题。随后,对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献综述、目标、思路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运行进行理论分析。以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借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范式,分析了人的民族观形成发展过程,概括出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概念。通过概念辨析,重点阐述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四大特点,即民族性、多元性、开放性和统一性。在理论和现实的基础上,分析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三大功能作用,即政治认同功能、文化整合功能和社会归化功能。指出了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联通体的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教育者的施教环节,到受教育者的受教环节以及教育联通体的影响环节认真进行了分析。该章是本研究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对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进行了研究。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入手,在过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接受并掌握的一定政党或国家的公民性民族观要求与受教育者实际的民族观水平之间的矛盾,并辨析了公民性民族观的生成是指向国家认同的。除了基本矛盾之外,本研究还分析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五大具体矛盾,即民族主体身份之间的矛盾、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中央和民族地方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之间的矛盾、国内外关系引起的矛盾。从而总结出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复杂的矛盾体系。这两章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第四章是本研究的落脚点。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是为了有效化解这一过程的矛盾,尤其要注重的是如何化解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本章从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开始,指出我们应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的民族主义思潮,并具体分析了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文化认同对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中介作用以及必须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要性。第五章是本研究的深化和提升,也是本研究的难点所在。我们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并指出化解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措施,这些从我国的角度讲,就是为了达到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和最终融合,从人类发展进步角度看,就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共同体”,也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最终目标。在解决这一过程的矛盾中,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给出了实现路径,更创造了鲜活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原则,二是坚持“民族工作无小事”的战略定位,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四是坚持立足中国、关怀人类的宽广视野,这些有益经验和探索,为世界范围内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和中国方案。结语部分指出了本研究下一步的方向。就是要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研究的基础上,深化该过程的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也初步总结了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41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引论
        (二) 本研究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实践价值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础理论
    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哲学基础和内涵
        (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哲学基础
        (二)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
    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和功能
        (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
        (二)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功能
    三、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
        (一)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二)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运行环节
第二章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体系
    一、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一) 矛盾的基本原理
        (二) 基本矛盾的内涵
        (三) 基本矛盾的特征
    二、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它矛盾
        (一) 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 各环节之间的矛盾
        (三) 教育主体自身的矛盾
        (四) 基本矛盾与其它矛盾的关系分析
第三章 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体矛盾的多维分析
    一、民族主体身份之间的矛盾
        (一)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矛盾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我国的民族问题
    二、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矛盾
        (一) 民族认同
        (二) 国家认同
        (三)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矛盾
    三、中央和民族地方之间的矛盾
        (一) 国外中央和民族地方的矛盾分析与借鉴
        (二) 我国历史上中央和民族地方之间的矛盾
        (三) 现代我国中央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之间的矛盾
    四、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的矛盾
        (一) 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 民族的发展进程
        (三) 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之间的矛盾
    五、国内外关系引起的矛盾
        (一) 国内关系引起的矛盾
        (二) 国际关系引起的矛盾
第四章 解决我国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方法路径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一) 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二)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三) 中华民族的现实境遇
    二、反对错误的民族主义思潮
        (一) 反对大汉族主义
        (二) 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三) 反对“泛民族论”、打击极端民族主义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
        (一) 文化差异与民族差别
        (二)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
        (一) 文化的层次结构
        (二) 文化认同引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三) 文化认同构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中间形态
        (四) 提升国家认同关键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五、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一)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过程
        (二) 继续坚持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三) 不断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第五章 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基本经验和目标愿景
    一、我国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基本经验
        (一)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原则
        (二) 坚持“民族工作无小事”的战略定位
        (三) 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
        (四) 坚持立足中国、关怀人类的宽广视野
    二、我国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目标
        (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走向民族和谐、民族融合
    三、解决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矛盾的愿景展望
        (一) 培育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 实现“真正的共同体”
结语: 深化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研究,探索和把握民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879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79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0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