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西塞罗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3:31
  西塞罗及其所代表的古罗马的道德教育思想反映了古典人们的德性追求,是现代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滋养,我们要结合当代社会条件探析和借鉴西塞罗的道德教育思想,不断赋予其新的意义。当代道德教育建设应更加关注自身与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渊源关系,着力运用当代道德教育体系来深入地阐释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从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本身来看,其凸出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价值。新时代,是彰显人与自身、社会、自然和谐关系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说,当代道德教育建设也有必要回溯历史,从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启示。当代学者对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内涵与价值的新定位与新评价,以及现代道德教育建设由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转变为政治、社会和育人向和谐的功能,都为我们将研究视角扩展到古罗马西塞罗那里打下了理论基础。当然,由于当前对西塞罗的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因此对其道德教育内涵和价值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现阶段道德教育建设中对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最大的障碍,在于如何从西塞罗的各个著作中,更为准确、全面地把握其道德教育思想和基本价...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依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一、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一)古罗马时期的政治变革
        (二)西塞罗的政治生涯
    二、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古罗马时期的文化特征
        (二)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文化渊源
    三、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家族背景
        (一)古老家族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
第二章 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西塞罗论“自然法”
        (一)西塞罗论“自然法”的本质
        (二)西塞罗论“自然法”的普遍存在
        (三)西塞罗论“自然法”的惩罚机制
    二、西塞罗论“实体法”
        (一)西塞罗论“实体法”的形成
        (二)西塞罗论“实体法”的标准
        (三)西塞罗论“实体法”的目的
    三、“自然法”与“实体法”对道德教育的确证
        (一)“自然法”对道德教育的支撑
        (二)“实体法”对道德教育的保障
        (三)“自然法”和“实体法”与道德教育的贯通
第三章 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西塞罗对道德的定义
        (一)西塞罗之前的道德探知
        (二)西塞罗对道德的结构性转换
        (三)西塞罗对道德高尚内涵的丰富
    二、西塞罗“义务论”中蕴含的道德内涵
        (一)个体中高尚与选择的美德
        (二)团体上领导与服务的准则
        (三)国家间战争与和平的功绩
    三、西塞罗道德高尚的主旨精神
        (一)追求真知是人类的本性
        (二)维护人类社会的公正和善行
        (三)心灵的勇气和智慧
        (四)行为的美德和合适
第四章 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西塞罗道德教育的目标
        (一)基本个人目标是善于演说的政治家
        (二)主要国家目标:公正至善的共和制国家
    二、西塞罗道德教育的价值
        (一)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构建致力实用的道德体系
    三、西塞罗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道德教育需服从政治建设
        (二)道德教育需立足本国传统
    四、西塞罗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以阅读书籍为载体
        (二)以道德实践为途径
第五章 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评判
    一、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地位
        (一)在西塞罗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二)在道德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
        (一)西塞罗道德教育凸显了人与自身的和谐
        (二)西塞罗道德教育塑造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西塞罗道德教育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复苏与困境
        (一)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复苏
        (二)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困境
    四、西塞罗道德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以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为时代性路径
        (二)以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为传播性路径
        (三)以创新性的转换与发展为阐释性路径
结论与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马共和国时期西塞罗思想文献综述[J]. 史卓然.  校园英语. 2017(47)
[2]西方古典修辞学与新修辞学的政治性[J]. 张强,汤春燕.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7)
[3]西塞罗访古[J]. 王乃新.  大众考古. 2015(04)
[4]中美两国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 陈晓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2)
[5]论西塞罗的历史思想[J]. 蔡丽娟,杨晓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6)
[6]论德性教育的意义和任务[J]. 江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7]社会转型期道德困境的理论表现及其启示意义[J]. 李彬.  伦理学研究. 2011(03)
[8]论西塞罗的国家定义及其基本特征[J]. 王晓朝,李树琴.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9]西塞罗的平等思想评析[J]. 韩伟.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2009(05)
[10]西塞罗的国家定义对奥古斯丁的影响[J]. 王晓朝,陈凯.  河北学刊. 2009(02)

硕士论文
[1]西塞罗道德义务思想研究[D]. 张迪.河北大学 2017
[2]论西塞罗的政治观[D]. 王倍倍.浙江大学 2014
[3]中西道德教育的比较[D]. 梁巨军.湖南师范大学 2014
[4]论西塞罗的共和思想[D]. 彭君华.复旦大学 2013
[5]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D]. 钟景璐.湖南师范大学 2012
[6]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D]. 王萍.东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897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897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