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家校联合下的受欺凌者识别研究——基于PISA2015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1-08 16:37
  校园欺凌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受欺凌者会因此产生消极心理影响。PISA2015校园欺凌行为测量中,中国四省市受欺凌者比例处于受测国家的中等水平[1],提出抑制和解决校园欺凌措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世界各国出台的校园欺凌干预措施,预防性措施和事后性反应较多。因此,本研究主要关注欺凌的早期阶段,述评了受欺凌者的概念、受欺凌者遭受欺凌的影响因素及受欺凌者的特征,试图通过制作受欺凌者识别量表从家庭和学校两个视角尽早识别受欺凌者。 

【文章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家校联合下的受欺凌者识别研究——基于PISA2015的思考


PISA2015中校园欺凌问题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UNESCO发布校园暴力和欺凌报告[J]. 张静.  世界教育信息. 2018(23)
[2]同伴互动中的校园欺凌及其过程研究[J]. 宋雁慧,孛志君,陈泽.  社会建设. 2018(03)
[3]国内外校园欺凌研究综述:概念、成因与干预[J]. 乔东平,文娜.  社会建设. 2018(03)
[4]健康问题的社会决定因素对校园欺凌的影响[J]. 周华珍,焦培瑶.  社会建设. 2018(03)
[5]我国15岁在校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基于PISA2015我国四省市数据的分析[J]. 黄亮.  教育科学研究. 2017(11)
[6]校园欺凌行为中受欺凌者的心理适应与问题行为及干预策略[J]. 刘艳丽,陆桂芝.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5)
[7]性少数学生心理健康与遭受校园欺凌之间关系研究[J]. 魏重政,刘文利.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4)
[8]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J]. 纪林芹,张文新,KevinJ ones,Nannette Smith.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9]关于校内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研究的述评[J]. 赵莉,雷雳.  心理科学进展. 2003(06)
[10]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 张文新.  心理学报. 2002(04)



本文编号:2964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64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