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角色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1-03-12 12:20
通过系统梳理口语传播时期、手抄文字传播时期、印刷和电子传播时期、网络传播时期教师所呈现的主要角色,发现教师角色的历史演变蕴含着媒介技术逻辑、时空逻辑和实践价值逻辑这三重逻辑。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实践样态和发展逻辑对教师角色的建构有重要启示意义:一是要深化对媒介技术与教师角色建构关系的认识,二是要以教育场景为中介预测教师角色的发展趋势,三是要以"教人成人"作为建构教师角色的逻辑起点。
【文章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实践样态
(一)口语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二)手抄文字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三)印刷和电子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四)网络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二、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多重逻辑
(一)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媒介技术逻辑
(二)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时空逻辑
(三)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实践价值逻辑
三、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启示
(一)深化对媒介技术与教师角色建构关系的认识
(二)以教育场景为中介来探究教师角色的建构
(三)教人成人是教师角色建构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现的学校与教育的危机[J]. 高德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6)
[2]高等教育中电子教学媒介的泛化现象及其治理[J]. 靳玉乐,罗莎莎. 现代大学教育. 2019(02)
[3]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学为人师?[J]. 项贤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3)
[4]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J]. 范国睿.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0)
[5]教师与应试教育:从冲突走向和解[J]. 周序,刘庆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5)
[6]从三个视角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 郭文革. 中国民族教育. 2017(Z1)
[7]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J]. 徐小容,朱德全.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8)
[8]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 郭文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03)
[9]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 陈振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6)
[10]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实施浅析[J]. 张德启,汪霞. 外国教育研究. 2009(05)
博士论文
[1]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 李美凤.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8296
【文章来源】:现代大学教育.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实践样态
(一)口语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二)手抄文字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三)印刷和电子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四)网络传播时期的教师角色
二、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多重逻辑
(一)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媒介技术逻辑
(二)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时空逻辑
(三)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实践价值逻辑
三、教师角色历史演变的启示
(一)深化对媒介技术与教师角色建构关系的认识
(二)以教育场景为中介来探究教师角色的建构
(三)教人成人是教师角色建构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表现的学校与教育的危机[J]. 高德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6)
[2]高等教育中电子教学媒介的泛化现象及其治理[J]. 靳玉乐,罗莎莎. 现代大学教育. 2019(02)
[3]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学为人师?[J]. 项贤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3)
[4]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J]. 范国睿.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0)
[5]教师与应试教育:从冲突走向和解[J]. 周序,刘庆龙.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5)
[6]从三个视角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 郭文革. 中国民族教育. 2017(Z1)
[7]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J]. 徐小容,朱德全.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8)
[8]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 郭文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03)
[9]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 陈振华. 中国教育学刊. 2011(06)
[10]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与实施浅析[J]. 张德启,汪霞. 外国教育研究. 2009(05)
博士论文
[1]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 李美凤.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78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07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