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道义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6:06
本文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道义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开始了大规模以撤并为主的学校布局调整。学校布局调整实施十多年后,各地相继出现一些问题,如安全事故频发,辍学率有所反弹,学生上学成本增加,寄宿生呈低龄化趋势等,地方政府的布局调整决策遭受了社会的广泛质疑。但同时,随着学龄人口分布的不断变化,小规模学校大量出现并且凸显出诸如教师资源薄弱、硬件设施跟不上等系列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地方政府陷入了两难的决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成为当前及未来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总体上按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和决策模式探索前后联系的三个部分展开。为了全面性的掌握当前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问题,对东中西六个县开展了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各地的学校布局调整决策主体单一,农民的决策参与权得不到保障;决策的方式以经验式的决策为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立体式的全面综合性分析;决策的程序和方法不明确,几乎没有对决策风险进行预估评价等,为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对学生安全、身心、教育等方面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农民负担加重等。 学校布局调整是一个理性的价值选择过程,从建国到当前,我国的学校布局调整决策先后经历了功能价值理性、泛政治价值理性和经济效益价值理性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与问题。未来的价值理性将从单维转向多维;更多体现当地农民的意志;更能体现人本主义的取向。因此,为了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学校布局调整应该考量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具体探讨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三重价值关照的协调与相容。 研究在理论上明确了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三个基本问题:“何为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为何要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以及“何以能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这是“如何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研究最后基于科学化、民主化和道义化的三维一体的系统性决策模式进行理论探索,包括理论模型、方法和程序等。
【关键词】:学校布局调整决策 科学化 民主化 道义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图表目录10-11
- 绪论11-40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11-17
- (一) 政策背景11-13
- (二) 现实背景13-16
- (三) 理论背景16
- (四) 个人背景16-17
- (五) 研究问题17
- 二、 研究文献回顾17-36
- (一) 国内外关于决策的相关研究17-25
- (二) 国内外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研究25-36
- 三、 研究目标与意义36-37
- (一) 研究目标36-37
- (二) 研究意义37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37-40
- (一) 研究方法37-38
- (二) 研究思路38-40
- 第一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调查研究40-49
- 一、 调查的基本状况40-44
- (一) 调查范围与对象40-42
- (二) 调查内容与工具42-43
- (三) 调查过程与结果43-44
- 二、 当前学校布局调整决策存在的问题44-46
- (一) 决策效用不明确44-45
- (二) 决策主体单一化45
- (三) 决策方法简单化45-46
- 三、 当前学校布局调整决策导致的问题46-49
- (一) 部分群体利益受损46-47
- (二) 决策风险逐渐凸显47-48
- (三) 预期成效不显著48-49
- 第二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价值观照49-74
- 一、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是一个理性的价值选择过程49-50
- 二、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走向50-57
- (一) 基于功能价值的学校布点与发展阶段(1949 年-1965 年)51-52
- (二) 基于泛政治价值的学校异化阶段(1966 年-1976 年)52-53
- (三) 基于经济效益价值的学校整合与撤并阶段(1977 年至今)53-56
- (四) 我国学校布局调整决策价值的未来走向56-57
- 三、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三重价值追求57-74
- (一)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第一重价值追求:科学化决策57-65
- (二)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第二重价值追求:民主化决策65-69
- (三)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第三重价值追求:道义化决策69-72
- (四) 三重价值追求之间的协调与相容72-74
- 第三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74-92
- 一、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效用分析74-81
- (一)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中地方政府的效用75-81
- (二)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中农民的效用81
- 二、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风险分析81-86
- (一) 安全与健康风险82-84
- (二) 学生辍学风险84-85
- (三) 抵制与冲突风险85-86
- (四) 教育资源浪费的风险86
- 三、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理论模型86-92
- (一) 学校布点决策的理论模型87-89
- (二) 学校整合与撤并决策的理论模型89-92
- 第四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民主化92-102
- 一、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民主化的障碍92-94
- (一) 地方政府的民主意识薄弱92-93
- (二) 部分农民参与决策的意识和意愿不强93
- (三) 部分农民掌握的基本信息非常有限93-94
- (四) 部分决策利益相关主体不具备参与决策的能力94
- 二、 增强决策主体参与能力的策略94-97
- (一) 提升农民参与决策的内在动力95-96
- (二) 增强第三方机构的声音96-97
- (三) 加强决策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97
- 三、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民主化的程序与方法97-102
- 第五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道义化102-117
- 一、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道义化的对象102-107
- (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2-104
- (二) 留守儿童104-105
- (三) 气候、地理环境较差、家校距离较远地区学生105-106
- (四) 民族、宗族等特殊文化地区学生106-107
- 二、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道义化遵循的基本原则107-109
- 三、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道义化的基本措施109-117
- (一) 校车标准化建设109-111
- (二) 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111-112
- (三) 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112-115
- (四) 经济负担补偿政策115-117
- 结语 学校布局调整决策需因地制宜117-118
- 参考文献118-133
- 附录一 局长访谈提纲部分样题133-134
- 附录二 校长访谈提纲部分样题134-135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部分样题135-136
- 附录四 农民访谈提纲部分样题136-137
- 附录五 学生调查问卷部分样题137-138
- 后记13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宇;;对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我国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恩;农村集体资产的转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道义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1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