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和教师艾滋病知识现状研究
本文关键词: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和教师艾滋病知识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省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及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态度和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并对影响女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在贫困地区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某贫困县4所初中和2所高中的女中学生共1492名、教师共250名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 结果(1)该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贫乏,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低。在艾滋病非感染途径认识上初、高中生的正确率均很低;在艾滋病感染途径的认识上初、高中生总体正确率较高,高中生知晓率高于初中生(P0.05);该地区女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不深,个别项目知晓率低,高中生比初中生知晓率高(P0.05)。经单因素分析,女中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的得分与年级、同学关系、学习成绩、老师支持、父亲外出打工、父亲文化、母亲文化、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和父母之间关系有关。对上述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后,女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得分主要受年级、同学关系和学习成绩三个因素的影响。高中女生艾滋病知识得高分的机会大于初中女生得高分的2.95倍(OR:2.95,P0.0001);和同学之间关系越差,艾滋病知识得高分的机会就越低(OR:0.79,P=0.0037);学习成绩越差,艾滋病知识得高分的机会也就越低(OR:0.59,P0.0001)。很多学校尚未开展过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86.93%的人认为有必要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大部分女中学生通过电视(57.10%)、书刊报纸(16.76%)获得艾滋病知识,且更愿意让医生(65.95%)和老师(17.09%)为她们讲解艾滋病知识,她们希望在低年级就可以接受到健康教育。(2)该贫困地区中学教师对于艾滋病的一般知识回答正确率为70%以上,但对传播途径问题完全回答的正确率较低;对专业性较强的艾滋病知识其正确率较低,如艾滋病的诊断标准只有20.3%的人回答正确;仅有50.2%的教师关心如何预防艾滋病,67.2%的人担心或非常担心自己会患上艾滋病; 91.3%的人表示愿意到正规医院就诊,仅有少数人会到一些不正规的小诊所就诊。87.2%的人通过电视、报纸杂志获取艾滋病知识,44.8%教师认为其所在的学校开展过健康教育,而另外55.2%的教师表示没有。17.8%的教师不同意在课堂上讲解如何使用避孕套,90.0%的教师认为十分有必要在学校里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 结论该贫困农村地区女中学生及中学教师的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均较低,而且他们都渴望获得全面的健康知识,我们应该在基层大力开展艾滋病健康知识教育工作,以学校为阵地,促进教学相长,使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都能够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尤其要抓住女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好时机,保护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女中学生 教师 艾滋病知识 态度 健康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79;R193
【目录】:
- 英文缩略语表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前言11-16
- 参考文献15-16
- 研究之一:贫困地区女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16-44
- 中文摘要16-18
- 英文摘要18-20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20-22
- 2 结果22-37
- 3 讨论37-42
- 4 参考文献42-44
- 研究之二:某贫困地区中学教师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44-53
- 中文摘要44-45
- 英文摘要45-47
- 1 调查对象与方法47-48
- 2 结果48-51
- 3 讨论51-52
- 4 参考文献52-53
- 附录53-67
- 个人简历67-68
- 致谢68-69
- 综述69-78
- 参考文献77-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杨乐;;试论高校医学生医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2 何丹;姜建辉;;浅谈医学生物化学教师的备课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4期
3 敬华娥;刘华;刘红;张团笑;郑倩;;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4 白雪莲;;病理学教学的点滴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解聪颖;;寓德育教育与临床医学教学之中的体会[J];才智;2011年19期
6 赵凤基;;浅谈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7 张丽勇;;大学生生理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8 ;百家[J];东方养生;2011年08期
9 王丽;罗淑娴;徐春芳;;《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登记本》的设计与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7期
10 李爱荣;;情感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作用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2 张喜凤;赵红兵;郭海英;;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师是关键[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张桂玲;;教师在远程开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A];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赵鸣九;;大学青年教师16种个性因素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王玲琴;;让每个孩子都拥有光明的未来[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6 卞玉潮;;维护学生的尊严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7 姚华芳;;让校园成为教师生命成长的乐园[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8 史霞;;例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9 赵邦英;马士存;;谈教师的伦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卢毅勤;;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定位[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衡;近三成女中学生贫血[N];大众卫生报;2004年
2 谢永标;被洁癖困扰的女中学生[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苏兴全;“围城”的困惑[N];眉山日报;2005年
4 祝福;包一中女排出征2008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5 肖春燕 冯丽萍;山东高院促使全省学校加强安全管理[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刘鹏;美国:“短信一代”月均收发短信超2200条[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通讯员 周文红;黄梅关爱女孩政策惠及女中学生[N];黄冈日报;2007年
8 房萍 华云杰;华夏出佳人 秀色掩今古[N];中国教师报;2010年
9 白云;中学生的性心理应当引起关注[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10 孙发;女中学生心灵道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利;学校课程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冯茁;论教育场域中的对话[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秀平;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和教师艾滋病知识现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2 宋时春;静悄悄的革命:教师对课程的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季祥国;浅论对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D];苏州大学;2004年
4 全莉娟;女中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5 严洁;上海市女中学生与混合中学女生人格特征的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樊华;教师对口语课堂参与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焦丽敏;论教师的情绪管理[D];湖南大学;2008年
9 吴璜;在研究中认识新的自我——关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姜淑颖;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和教师艾滋病知识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11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