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记》研究史论(1949-2018)
发布时间:2021-07-05 11:56
《学记》是对我国先秦教育教学经验的理论总结与概括。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同时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学元素和符号的《学记》,对近代西方教育学的引入与现今中国教育学建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建国初期,《学记》研究一方面承续了民国时期的研究传统,受“西学中源”论影响甚深;另一方面受到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原来“上法三代,旁采泰西”的研究范式在此时已不再适用。此时的《学记》研究一方面受到马克思主义史观的深刻影响,善于用“批判继承”的态度来研究《学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育学”的取向,学者们开始用教育学的框架去研究《学记》。“文革”时期,建国初态势良好的研究在此时步入旁歧,1974年因“批林批孔”和“评法批儒”运动的兴起,多以“儒法斗争”为线索直接对《学记》进行批注或与《劝学篇》来进行对比分析,以突出《学记》是“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教育纲领”这一阶级属性。建国初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的《学记》在此时被解读为政治学意义上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范本,学术领域的一个研究课题变成一场富含政治意义的批判运动。改革开放后,《学记》研究步入到了繁荣期,打破对《学记...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承续传统,调整范式的《学记》研究:1949-
第一节 “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与《学记》研究初兴
一、学苏联,批判西方和解放前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二、为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而努力
三、挖掘祖国教育遗产与《学记》研究初兴
第二节 《学记》研究的学术倾向
一、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倾向
二、教育学的倾向
第三节 《学记》研究著述举隅
一、沈灌群的《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
今译》"> 二、顾树森的《<学记>今译》
译述》"> 三、傅任敢的《<学记>译述》
第二章 全面批判,步入旁歧的《学记》“研究”:1966-1976..
第一节 “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运动与《学记》“研究”
一、两场政治运动掀起《学记》“研究”热潮
二、“专业性研究”变成“群众化运动”
第二节 对《学记》重要教育观点的“批判”
一、对教育目的的批判
二、对教育原则的批判
三、对内容方法的批判
四、对教师论的批判
第三章 重新评价,多元诠释的《学记》研究:1977-
第一节 对《学记》的重新评价和认识
一、打破《学记》研究的教条和定见
二、重新确立《学记》的地位和思想内容
三、教育学科的分化综合与《学记》研究的深入
第二节 渐趋深入而多元的《学记》研究
一、《学记》研究著述中的“多元化”趋势
二、《辞海》和教育辞书中“学记”词条的沿革
三、教育学中《学记》定位的论争初起
四、教育史中《学记》研究视角的多元展开
第三节 《学记》研究著述举隅
评注》"> 一、兼采百家,独具特色的《<学记>评注》
释义》"> 三、旁征博引,兼采中西的《<学记>释义》
第四章 回应实践,拓展深化的《学记》研究:2000-
第一节 中国教育改革视野下的《学记》研究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记》研究
二、教师专业化与《学记》研究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学记》研究的新面貌
一、《学记》研究著述中的“实践化”走向
二、教育学中的《学记》定位的论争深化
三、教育史中“长盛不衰”的《学记》研究
第三节 《学记》研究著述举隅
评注》到《<学记>研究》"> 一、从《<学记>评注》到《<学记>研究》
纲要》"> 二、排除定见,归本溯源的《<学记>纲要》
结语
一、《学记》研究与教育学发展的关系
二、当代《学记》研究的成就及不足
三、对未来《学记》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记》中的“时”[J]. 李想.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1)
[2]《礼记》为何是古代士者必读之书?[J]. 艾君. 工会博览. 2018(26)
[3]《学记》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思想探析[J]. 冯旭芳. 学术探索. 2017(10)
[4]从《学记》研究(1979-2014)看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的当代探索[J]. 韩博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5]生成论教学理念:《学记》之现代意蕴[J]. 郭孟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9)
[6]经典文化教育学体系要点[J]. 江正杰. 办公自动化. 2016(08)
[7]教育学“中国化”、“本土化”和“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辨析[J]. 张忠华,贡勋. 高校教育管理. 2015(06)
[8]论“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早期形成[J]. 侯怀银,张小丽. 教育研究. 2013(11)
[9]论“文化大革命”中的教学“革命”[J]. 蒋纯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1)
[10]《学记》的教师素质观与现代教师素质的提升[J]. 侯辉. 沧桑. 2008(02)
博士论文
[1]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 谌安荣.湖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学记》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D]. 郭云山.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66029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承续传统,调整范式的《学记》研究:1949-
第一节 “百家争鸣”的方针政策与《学记》研究初兴
一、学苏联,批判西方和解放前的教育思想及实践
二、为建设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科而努力
三、挖掘祖国教育遗产与《学记》研究初兴
第二节 《学记》研究的学术倾向
一、马克思主义史观的倾向
二、教育学的倾向
第三节 《学记》研究著述举隅
一、沈灌群的《中国古代教育和教育思想》
今译》"> 二、顾树森的《<学记>今译》
译述》"> 三、傅任敢的《<学记>译述》
第二章 全面批判,步入旁歧的《学记》“研究”:1966-1976..
第一节 “批林批孔”、“评法批儒”运动与《学记》“研究”
一、两场政治运动掀起《学记》“研究”热潮
二、“专业性研究”变成“群众化运动”
第二节 对《学记》重要教育观点的“批判”
一、对教育目的的批判
二、对教育原则的批判
三、对内容方法的批判
四、对教师论的批判
第三章 重新评价,多元诠释的《学记》研究:1977-
第一节 对《学记》的重新评价和认识
一、打破《学记》研究的教条和定见
二、重新确立《学记》的地位和思想内容
三、教育学科的分化综合与《学记》研究的深入
第二节 渐趋深入而多元的《学记》研究
一、《学记》研究著述中的“多元化”趋势
二、《辞海》和教育辞书中“学记”词条的沿革
三、教育学中《学记》定位的论争初起
四、教育史中《学记》研究视角的多元展开
第三节 《学记》研究著述举隅
评注》"> 一、兼采百家,独具特色的《<学记>评注》
释义》"> 三、旁征博引,兼采中西的《<学记>释义》
第四章 回应实践,拓展深化的《学记》研究:2000-
第一节 中国教育改革视野下的《学记》研究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记》研究
二、教师专业化与《学记》研究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学记》研究的新面貌
一、《学记》研究著述中的“实践化”走向
二、教育学中的《学记》定位的论争深化
三、教育史中“长盛不衰”的《学记》研究
第三节 《学记》研究著述举隅
评注》到《<学记>研究》"> 一、从《<学记>评注》到《<学记>研究》
纲要》"> 二、排除定见,归本溯源的《<学记>纲要》
结语
一、《学记》研究与教育学发展的关系
二、当代《学记》研究的成就及不足
三、对未来《学记》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学记》中的“时”[J]. 李想.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1)
[2]《礼记》为何是古代士者必读之书?[J]. 艾君. 工会博览. 2018(26)
[3]《学记》中的教师专业发展思想探析[J]. 冯旭芳. 学术探索. 2017(10)
[4]从《学记》研究(1979-2014)看先秦儒家教育伦理思想的当代探索[J]. 韩博韬.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5]生成论教学理念:《学记》之现代意蕴[J]. 郭孟伟.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09)
[6]经典文化教育学体系要点[J]. 江正杰. 办公自动化. 2016(08)
[7]教育学“中国化”、“本土化”和“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辨析[J]. 张忠华,贡勋. 高校教育管理. 2015(06)
[8]论“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早期形成[J]. 侯怀银,张小丽. 教育研究. 2013(11)
[9]论“文化大革命”中的教学“革命”[J]. 蒋纯焦.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11)
[10]《学记》的教师素质观与现代教师素质的提升[J]. 侯辉. 沧桑. 2008(02)
博士论文
[1]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 谌安荣.湖南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学记》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D]. 郭云山.华中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66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26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