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求职取向的调查研究 ——以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2015届硕士毕业生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27 20:0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也得到深入发展,然而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开始进入到学者和社会各界的视野。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对社会、高校和研究生个人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作为文科专业的毕业生,与理科生相比,其求职与就业充满一定的挑战性。了解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的求职取向,分析影响求职取向的各个因素,不仅对于正确培养硕士毕业生的求职取向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能够为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的成功求职提供帮助。本文在文献法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湖南师范大学2015届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的求职取向进行调查,通过SPSS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的求职取向的现状如下:对就业缺乏信心、重视社会关系对求职的作用、求职单位的选择倾向于相对稳定的工作、对工资和地点的要求降低等。这些现状的产生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内在因素来说,包括个人理想、个人能力水平、个人心理素质、个人性格、性别差异,从外在因素来说,包括国家政策、社会因素、传统文化、经济因素、家庭因素、高校及专业。经研究分析,笔者认为正确的求职...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基于高等教育发展大背景
二、基于硕士研究生求职的特殊性
三、基于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求职现状
四、基于个人的经验及感受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硕士毕业生、教育类硕士毕业生求职研究综述
二、国内硕士毕业生、教育类硕士毕业生求职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教育学科
二、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
三、求职取向
第二章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的求职取向现状调查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结构
第二节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一、问卷回收基本情况统计
二、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第三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学习情况
二、求职前的认知
三、求职取向
第四节 调查结果小结
一、专业的学习影响求职
二、对就业缺乏信心
三、过分重视社会关系对求职的作用
四、求职单位的选择比较单一
五、择业存在一定的难度性
六、硕士毕业生的求职视野较窄
第三章 影响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求职取向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内在因素是根本
一、个人理想向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二、个人能力水平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三、个人心理素质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四、个人性格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五、性别差异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第二节 外在因素是条件
一、国家政策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四、经济因素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五、家庭因素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六、高校及专业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第四章 正确培养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求职取向的建议
第一节 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
一、转变求职观念
二、提高自身的求职能力
三、正确看待社会资本
第二节 提升高校的就业服务水平
一、切实发挥就业指导作用
二、加强求职心理辅导
三、提供专业实践机会
第三节 发挥社会和国家的引导作用
一、完善就业政策
二、加强就业市场管制与监督
三、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顾光同,曾丽萍,赵锦锦.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10)
[2]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教育部部署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为例[J]. 王秋菊.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 2009(10)
[3]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 傅新华,阳琴. 教育探索. 2009(07)
[4]我国高校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困境及其对策——就业的视角[J]. 黄小敏,储祖旺.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4)
[5]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研究[J]. 马达文. 中国就业. 2009(02)
[6]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J]. 施莉. 教育探索. 2009(01)
[7]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浅探[J]. 古爱琼.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J]. 贺小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4)
[9]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 艾诗根.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7(04)
[10]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 赵会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9)
硕士论文
[1]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及培养研究[D]. 毕桂芝.西南大学 2014
[2]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 华锦园.南京大学 2013
[3]师范取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现状研究[D]. 林丽芹.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研究[D]. 宋成铭.东北石油大学 2011
[5]教育类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彭军.湖南师范大学 2011
[6]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 刘百惠.东北林业大学 2011
[7]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刘利静.天津师范大学 2009
[8]经管类硕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 吴芳.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0539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基于高等教育发展大背景
二、基于硕士研究生求职的特殊性
三、基于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求职现状
四、基于个人的经验及感受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硕士毕业生、教育类硕士毕业生求职研究综述
二、国内硕士毕业生、教育类硕士毕业生求职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价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教育学科
二、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
三、求职取向
第二章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的求职取向现状调查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结构
第二节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一、问卷回收基本情况统计
二、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第三节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学习情况
二、求职前的认知
三、求职取向
第四节 调查结果小结
一、专业的学习影响求职
二、对就业缺乏信心
三、过分重视社会关系对求职的作用
四、求职单位的选择比较单一
五、择业存在一定的难度性
六、硕士毕业生的求职视野较窄
第三章 影响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求职取向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内在因素是根本
一、个人理想向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二、个人能力水平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三、个人心理素质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四、个人性格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五、性别差异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第二节 外在因素是条件
一、国家政策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二、社会因素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四、经济因素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五、家庭因素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六、高校及专业对求职取向的影响
第四章 正确培养教育学科类硕士毕业生求职取向的建议
第一节 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
一、转变求职观念
二、提高自身的求职能力
三、正确看待社会资本
第二节 提升高校的就业服务水平
一、切实发挥就业指导作用
二、加强求职心理辅导
三、提供专业实践机会
第三节 发挥社会和国家的引导作用
一、完善就业政策
二、加强就业市场管制与监督
三、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 顾光同,曾丽萍,赵锦锦.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10)
[2]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思考——以教育部部署六所全国重点师范院校为例[J]. 王秋菊. 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 2009(10)
[3]大学生就业观念研究[J]. 傅新华,阳琴. 教育探索. 2009(07)
[4]我国高校教育学硕士培养的困境及其对策——就业的视角[J]. 黄小敏,储祖旺.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4)
[5]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研究[J]. 马达文. 中国就业. 2009(02)
[6]从就业能力的视角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J]. 施莉. 教育探索. 2009(01)
[7]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对策浅探[J]. 古爱琼.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8]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J]. 贺小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08(04)
[9]对我国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 艾诗根.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2007(04)
[10]文科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 赵会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9)
硕士论文
[1]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取向及培养研究[D]. 毕桂芝.西南大学 2014
[2]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就业焦虑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 华锦园.南京大学 2013
[3]师范取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就业现状研究[D]. 林丽芹.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研究[D]. 宋成铭.东北石油大学 2011
[5]教育类硕士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 彭军.湖南师范大学 2011
[6]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 刘百惠.东北林业大学 2011
[7]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 刘利静.天津师范大学 2009
[8]经管类硕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的关系研究[D]. 吴芳.厦门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0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10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