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环境视角下的学校变革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6 01:01
本文关键词:组织环境视角下的学校变革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校变革成为全球性的不可阻挡的潮流,也被认为是实现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变革是成功还是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变革的口号有多响、理念有多新颖、变革计划有多完美等外在的东西,而是取决于以学校的处理与应对能力为中心的变革能力的大小。变革能力的形成和施展无时无刻不受到组织环境的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组织环境最终决定了学校变革的成败。究竟有哪些环境因素影响了学校的变革能力,深入探讨此问题有利于了解学校变革能力的状况,为制定变革计划提供指导,以减少变革过程中的要求与能力不相适应的情形,使变革紧贴学校的能力。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组织环境方面研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构成学校组织环境的六个主要要素作为分析框架,即职业架构、政治、经济、历史、压力、文化。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提出这六个要素提出的依据,然后解释每个要素的基本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这六个因素都学校变革能力的影响;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分析的影响,提出提升学校变革能力的建议。本文认为,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实践者、参与者,是变革过程中的人力资源,但是教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等职业特点使得教师在变革中动力不足,工作环境稳定又使得教师的变革能动性不强,因此提供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资金是学校变革能力的物质基础,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转嫁变革成本的行为,通过设立支持变革的专项资金来满足变革对资金需求,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政治指学校享有的信任、共识和自主,缺乏信任和共识,学校内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自主校本管理难以落实,因此要倡导教师合作和放权管理。历史是指过去的经历对变革的影响,由于历史留下了太多消极的刻板印象,致使旧的观念难以更新,并激活了抗拒变革的因素,有必要重新认识变革,改变刻板印象。压力是由于过高过多的要求与学校实力两者的差距所引起,学校难以满足各种要求导致变革的主体基础不牢,也限制了学校能力的施展,因此要给予学校更多的资源,增强学校的实力。文化是指学校所拥有的规范、信念和价值观、假设等,这些具有维持现状的保守倾向,要构建教师合作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总体上看,这六个因素对学校变革能力形成和发挥作用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有促进变革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由于学校组织环境的各个要素不完善,组织环境和条件并不能完全适合学校的变革需要,对学校变革能力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某些因素还可能会引起排斥与抗拒变革。学校变革要深入推进,就需要深入分析这些环境因素对学校变革的影响,寻找提升学校的变革能力的策略,推动学校变革。
【关键词】:组织环境 变革 学校变革 变革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20
- (一) 研究缘起9-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1. 理论价值14
- 2. 实践价值14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4-18
- 1. 组织环境15-16
- 2. 学校变革能力16-18
- (四) 研究方法18
- (五) 研究思路18-20
- 一、学校变革环境之六脉络分析框架20-28
- (一) 框架建构20-23
- (二) 基本含义23-28
- 1. 职业架构23-24
- 2. 资金24
- 3. 政治24-25
- 4. 历史25-26
- 5. 压力26
- 6. 文化26-28
- 二、六个脉络对变革能力的影响28-44
- (一) 职业架构对学校变革能力的影响28-31
- 1. 工作特点决定参与变革的积极性不高29-30
- 2. 稳定的工作环境削弱变革的能动性30-31
- (二) 经费对变革能力的影响31-34
- 1. 投入不足导致变革的动力不足31-32
- 2. 转嫁变革成本,教师专业发展受限32-34
- (三) 政治对变革能力的影响34-36
- 1. 人际关系不协调,主体互相拆台34-35
- 2. 自主权缺失,校本管理难以开展35-36
- (四) 历史对变革能力的影响36-38
- 1. 增加观念更新难度36-37
- 2. 激活抗拒变革的倾向37-38
- (五) 压力对变革能力的影响38-41
- 1. 复杂的要求扭曲变革目标39-40
- 2. 过大的压力限制能力施展40-41
- (六) 文化对变革能力的影响41-44
- 1. 文化的保守性引起抗拒变革倾向41-42
- 2. 个人主义文化盛行,教师互助合作受限42-44
- 三、提升学校变革能力的建议44-51
- (一) 给予适当的奖励,调动变革积极性44-45
- (二) 设立变革基金,防止转嫁变革成本45-46
- (三) 实施校本管理,增强变革目的性46-47
- (四) 重新认识变革,摈弃刻板印象47-48
- (五) 建立协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发展48-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60
- 致谢60-61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俊;略论教育变革的阻抗[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2 李军兰,于近仁;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饶从满;张贵新;;教师合作: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王益谊,席酉民,毕鹏程;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研究综述[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5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道理;华杰;李晓燕;;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12期
7 孙翠香;;变革成本视域下的学校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9期
8 周洪宇;申国昌;;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反思[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庄西真;从封闭到开放——学校组织变革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10 李家成;;透析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理论建构的起点之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本文关键词:组织环境视角下的学校变革能力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7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