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3:52
目的了解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探讨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手机网络成瘾干预措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采用年级1:1:1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华北理工大学具有本科教学活动的20个学院,每个学院抽取150名学生,这150名学生按照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1:1:1的比例进行分层,即每个学院每个年级抽取50名学生,总共抽取30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手机网络分类量表、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量表、大学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及对人际适应性的影响。采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因素。结果1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2977名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者1483名,成瘾率为49.8%;手机网络成瘾总分为(62.97±16.632)分,其中社交成瘾维度条目均分为(2....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调查研究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质量控制
1.1.4 伦理原则
1.1.5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
1.2.2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
1.2.3 影响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单因素分析
1.2.4 影响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多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
1.3.2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1.3.3 对策与建议
1.4 研究不足和展望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手机网络成瘾相关研究进展
2.1 手机网络成瘾相关概念
2.2 手机网络成瘾相关测量
2.3 手机网络成瘾的理论基础
2.4 手机网络成瘾的现状
2.5 手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2.5.1 年龄
2.5.2 性别
2.5.3 年级
2.5.4 家庭
2.5.5 自尊
2.5.6 人格特质
2.6 手机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调查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低头族与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父母监控的调节作用[J]. 丁倩,张永欣,周宗奎.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1)
[2]南宁市某高校大学生手机成瘾影响因素分析[J]. 臧慧,潘小炎,李秋华,滕红艳,姚海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33)
[3]朋辈互助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干预研究[J]. 吴文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11)
[4]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成瘾: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熊思成,袁孟琪,张斌,李雨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12)
[5]安徽部分大学专科学生手机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新,范引光,张爱荣,叶冬青.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8)
[6]大学生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对手机成瘾的影响[J]. 卿再花,曹建平,吴彩虹,刘丽君,刘小群.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8)
[7]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现状研究[J]. 黄俊霞,梁雅丽,陈佰锋,陈玉娟,宋建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07)
[8]大学生对新搬校区的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J]. 李怡凝,吴翠霞,赵春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2)
[9]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 曹美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6)
[10]大学生手机成瘾、安全感对拖延的影响[J]. 谢玲平,邹维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5)
博士论文
[1]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 柴晶鑫.吉林大学 2017
[2]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D]. 李丽.吉林大学 2016
[3]虚拟与现实:大陆网络虚拟即时交流主体行为与心理机制研究[D]. 苗笑雨.中国传媒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职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及管理策略研究[D]. 吴楠.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生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自我控制与人际适应性的链式中介作用[D]. 张亚利.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3]大学生抑郁、孤独与手机依赖:手机使用类型的中介作用[D]. 周芳蕊.吉林大学 2018
[4]中学生同伴影响与手机成瘾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D]. 刘丹.河南大学 2018
[5]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及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 戴安.扬州大学 2017
[6]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的关系:交往能力的调节作用[D]. 叶开能.南京师范大学 2016
[7]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D]. 李娇朦.吉林大学 2016
[8]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研究[D]. 任爽.郑州大学 2016
[9]四川省高校维吾尔族学生人际交往困境研究[D]. 李相茹.四川师范大学 2016
[10]高职医专女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 奚冰冰.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89847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调查研究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质量控制
1.1.4 伦理原则
1.1.5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
1.2.2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
1.2.3 影响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单因素分析
1.2.4 影响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的多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现状
1.3.2 远离市区某高校大学生手机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1.3.3 对策与建议
1.4 研究不足和展望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手机网络成瘾相关研究进展
2.1 手机网络成瘾相关概念
2.2 手机网络成瘾相关测量
2.3 手机网络成瘾的理论基础
2.4 手机网络成瘾的现状
2.5 手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2.5.1 年龄
2.5.2 性别
2.5.3 年级
2.5.4 家庭
2.5.5 自尊
2.5.6 人格特质
2.6 手机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A 调查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低头族与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父母监控的调节作用[J]. 丁倩,张永欣,周宗奎. 中国特殊教育. 2019(01)
[2]南宁市某高校大学生手机成瘾影响因素分析[J]. 臧慧,潘小炎,李秋华,滕红艳,姚海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33)
[3]朋辈互助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干预研究[J]. 吴文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11)
[4]大学生孤独感与手机成瘾:负性情绪和消极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 熊思成,袁孟琪,张斌,李雨欣.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12)
[5]安徽部分大学专科学生手机成瘾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李新,范引光,张爱荣,叶冬青.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8)
[6]大学生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对手机成瘾的影响[J]. 卿再花,曹建平,吴彩虹,刘丽君,刘小群. 中国学校卫生. 2018(08)
[7]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现状研究[J]. 黄俊霞,梁雅丽,陈佰锋,陈玉娟,宋建根.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07)
[8]大学生对新搬校区的满意度调查研究——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J]. 李怡凝,吴翠霞,赵春花.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2)
[9]地方院校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J]. 曹美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6)
[10]大学生手机成瘾、安全感对拖延的影响[J]. 谢玲平,邹维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5)
博士论文
[1]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研究[D]. 柴晶鑫.吉林大学 2017
[2]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冲动性和其他相关因素及成瘾干预对策研究[D]. 李丽.吉林大学 2016
[3]虚拟与现实:大陆网络虚拟即时交流主体行为与心理机制研究[D]. 苗笑雨.中国传媒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中职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及管理策略研究[D]. 吴楠.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大学生自尊与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自我控制与人际适应性的链式中介作用[D]. 张亚利.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3]大学生抑郁、孤独与手机依赖:手机使用类型的中介作用[D]. 周芳蕊.吉林大学 2018
[4]中学生同伴影响与手机成瘾的关系:自我控制的调节效应[D]. 刘丹.河南大学 2018
[5]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及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 戴安.扬州大学 2017
[6]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际关系的关系:交往能力的调节作用[D]. 叶开能.南京师范大学 2016
[7]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D]. 李娇朦.吉林大学 2016
[8]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研究[D]. 任爽.郑州大学 2016
[9]四川省高校维吾尔族学生人际交往困境研究[D]. 李相茹.四川师范大学 2016
[10]高职医专女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 奚冰冰.吉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89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58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