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29 11:04

  本文关键词: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约32400字。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改革研究
南安新营中学 黄智勇
引     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多年来在题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中进退维谷,引发了考生严重失分及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等系列问题,这已成为高考语文的症结,社会舆论的焦点。
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客观性试题的大量采用有悖于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及阅读的规律,充分肯定了主观性试题在这方面的优势。然而,困扰着主观性试题的最大问题——评分误差却令人望而却步。出题者煞费苦心地寻求一种折衷的办法,其结果是:在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历史上,所谓的主观性试题不是受制于标准答案就是受制于有限篇幅,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限制性试题用客观的标准衡量主观的内容,反而使现代文阅读陷入更为尴尬的处境。换句话说,迄今为止,这个领域中真正的主观性题型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确保评价方法的客观、公正,能否不以牺牲语文学科的本色为代价呢?
历史留下了珍贵的线索,评论界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前人的研究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国内外考试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在此基础上,本人搜集了历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整理了各类题型的分值数据,分析题例,比较优劣,重新审视了评论界的通说,就现代文阅读中主观性试题的开发提出了改革方案。
目前,高考这根指挥棒仍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文阅读又几乎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边天,因此,对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改革,其意义决不止于现代文阅读本身,它将带来整个语文教学与考试状况的改观。这就是本研究的旨趣所在。
一、    历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型发展轨迹
在语文高考的历史上,现代文阅读试题始终交织着题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矛盾。为便于探究原因,现将历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中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各类题型分值列表如下: 1.全国卷、上海卷、广东卷历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题型分值比较:
项分  目 值 年份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试题上海卷现代文阅读试题广东卷现代文阅读试题
总分主观题客观题限制题总分主观题客观题限制题总分主观题客观题限制题
1952年2020--------------------
1953年1515--------------------
1954年1010--------------------
1955年1010--------------------
1981年26----26----------------
1982年18----18----------------
1983年20--911----------------
1984年30--1812----------------
1985年25--61923--…………--------
1986年20--12830--921--------
1987年24--20430--………………--……--
1988年15--7835--…………20--20--
1989年19--12735--28716--16--
1990年17--14335--…………12--12--
1991年20--14635--1322--------
1992年22--科文635--728--------
106
1993年22--51735--827--------
1994年28--科社或文1535--1223--------
103
1995年28--1031535--1421--------
1996年30--1031735--…………--------
1997年30--1031735--1718--------
1998年30--1031750--1535--------
1999年30--1241450--1832--------
2000年30--124144642022--------
:1.表中“主观性试题”简称“主观题”,“客观性试题”简称“客观题”,“限制性试题”(介于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之间的一种题型)简称“限制题”,概念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2.表中1985年、1987年、1988年、1990年、1996年上海卷数据不全,1987年广东卷数据暂缺。
3.表中1992年、1994年到2001年科技性说明文简称“科”,社科文简称“社”,文艺性散文简称“文”。
上表显示了全国卷、上海卷、广东卷历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各类题型分值比重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现结合历史背景分别陈述如下:


  本文关键词: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12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