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阅卷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06:04
2012年3月刑事诉讼法新修正案正式通过,将辩护律师获取阅卷权的时间前提到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之日起。并且出台了各项配套规定,对阅卷的方式、次数等程序权利均进行了较为周全的保障。刑事辩护律师“阅卷难”的困境得到了极大改变。相对应的,同样作为刑事案件当事人的被害人阅卷权保障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往往以案件当事人不属于“被害人”,不属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代理人”,“刑事诉讼法没有具体规定,被害人不享有案件阅卷权”为由,随意限制被害人及其代理人进行阅卷。被害人的知情权因此受到陵犯,难以充分主张诉讼权利。界定被害人的身份,随之赋予其相应的对刑事案件的知情权利,是保障被害人基本权利的必要措施。被害人应当成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其范围由法律予以划定,不应对被害人的知情权利进行随意限制。对于以代理人身份参加诉讼的律师,应该赋予其相应的阅卷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代理人应当可以享有与辩护人对应的阅卷权,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代理人也应当可以查阅案卷。不宜以国家秘密,办案安全等由对代理人的阅卷权进行随意限制。从公共利益角度出发,被害人从阅卷过程中获知的的案件信息不得随意外泄...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二、阅卷权的权利属性之谈
(一) 阅卷权:含义与意义
1. 阅卷权的基本含义
2. 平等武装原则和控辩平衡
3. 有效辩护理论
(二) 阅卷权的权利主体归属之争
1. 阅卷权专属于辩护人说
2. 阅卷权属于被告人本人说
(三) 阅卷权对于被害人方的价值和意义
1. 阅卷影响被害人方行使求偿权
2. 阅卷有利于被害人方行使程序救济权
3. 阅卷有助于缓解刑事诉讼中的对立情绪
三、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一) 被害人的基本定义与法律属性
(二) 被害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方式
(三) 被害人阅卷权的现状、问题和引发的后果
四、被害人阅卷权的实现与制度构想
(一) 被害人阅卷权的实现
1. 被害人阅卷行为的域外经验
2. 确立和保障代理人阅卷制: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的取舍
(二) 保证被害人方行使阅卷权的制度构想
1. 应当立法对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概念做出明确规定
2. 司法机关应当废除对代理人阅卷的不对等限制
3. 明确被害人代理人阅卷的范围和方式
4. 阅卷权的保障途径、救济与相应程序
5. 对有需要的被害人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三) 阅卷权滥用问题及其应对、惩戒
1. 阅卷权的滥用风险
2. 防止卷内敏感信息外泄的预前手段
3. 惩戒滥用阅卷权行为的必要性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维权——以与维稳的衡平为视角[J]. 王晓东. 法学论坛. 2017(05)
[2]审前程序中的律师权利及其保障与实现(下)[J]. 邱兴隆,邢馨宇. 法学杂志. 2017(08)
[3]非法集资案“投资人”诉讼地位有待释明[J]. 彭飞. 法人. 2017(08)
[4]审前程序中的律师权利及其保障与实现(上)[J]. 邱兴隆,邢馨宇. 法学杂志. 2017(07)
[5]浅议对特殊群体被害人的保护——以性犯罪被害人为主要切入点[J]. 于鹏.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6]公诉案件被害人律师代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曹骥.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7]当前检察环节律师权利的保障现状与新现问题研究——以阅卷权、会见权和检察救济权切入[J]. 董坤,段炎里. 河北法学. 2017(06)
[8]论值班律师制度的价值与完善[J]. 程衍. 法学杂志. 2017(04)
[9]论刑事诉讼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监督[J]. 李建明,陈春来. 人民检察. 2017(03)
[10]论我国法院副卷制度的改革[J]. 刘仁文. 法学评论. 2017(01)
本文编号:3323214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问题的提出
二、阅卷权的权利属性之谈
(一) 阅卷权:含义与意义
1. 阅卷权的基本含义
2. 平等武装原则和控辩平衡
3. 有效辩护理论
(二) 阅卷权的权利主体归属之争
1. 阅卷权专属于辩护人说
2. 阅卷权属于被告人本人说
(三) 阅卷权对于被害人方的价值和意义
1. 阅卷影响被害人方行使求偿权
2. 阅卷有利于被害人方行使程序救济权
3. 阅卷有助于缓解刑事诉讼中的对立情绪
三、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
(一) 被害人的基本定义与法律属性
(二) 被害人介入刑事诉讼的方式
(三) 被害人阅卷权的现状、问题和引发的后果
四、被害人阅卷权的实现与制度构想
(一) 被害人阅卷权的实现
1. 被害人阅卷行为的域外经验
2. 确立和保障代理人阅卷制:信息披露与隐私保护的取舍
(二) 保证被害人方行使阅卷权的制度构想
1. 应当立法对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概念做出明确规定
2. 司法机关应当废除对代理人阅卷的不对等限制
3. 明确被害人代理人阅卷的范围和方式
4. 阅卷权的保障途径、救济与相应程序
5. 对有需要的被害人建立法律援助制度
(三) 阅卷权滥用问题及其应对、惩戒
1. 阅卷权的滥用风险
2. 防止卷内敏感信息外泄的预前手段
3. 惩戒滥用阅卷权行为的必要性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维权——以与维稳的衡平为视角[J]. 王晓东. 法学论坛. 2017(05)
[2]审前程序中的律师权利及其保障与实现(下)[J]. 邱兴隆,邢馨宇. 法学杂志. 2017(08)
[3]非法集资案“投资人”诉讼地位有待释明[J]. 彭飞. 法人. 2017(08)
[4]审前程序中的律师权利及其保障与实现(上)[J]. 邱兴隆,邢馨宇. 法学杂志. 2017(07)
[5]浅议对特殊群体被害人的保护——以性犯罪被害人为主要切入点[J]. 于鹏.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6]公诉案件被害人律师代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曹骥.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04)
[7]当前检察环节律师权利的保障现状与新现问题研究——以阅卷权、会见权和检察救济权切入[J]. 董坤,段炎里. 河北法学. 2017(06)
[8]论值班律师制度的价值与完善[J]. 程衍. 法学杂志. 2017(04)
[9]论刑事诉讼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监督[J]. 李建明,陈春来. 人民检察. 2017(03)
[10]论我国法院副卷制度的改革[J]. 刘仁文. 法学评论. 2017(01)
本文编号:3323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2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