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上海市和田中学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04 15:05
  阅读教学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指导也包括在阅读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供各种课外阅读平台,并以各种阅读方法的指导,逐步培养起学生主动读书、乐于读书的好习惯。参照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地学生实际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对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探索和改革,以便推行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外活动新模式,是本研究的基本目的。本研究实施的场所为研究者所在单位:上海市静安区和田中学。近年来,研究者参与了学校所进行的课外阅读的探索研究活动,以此为积累,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总结。本研究选择了从预备至初三年级约140名学生为对象,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学校课外阅读活动和分享课外阅读的读书报告,对学生提交和分享的阅读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并在论文中呈现了研究过程和分析结果。和田中学采用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纳入教学计划的课外阅读课程教学,另一类为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主要有读书节活动、暑期阅读活动、馆教结合活动。此外我们将较为优秀的读后感刊登在校刊上,以鼓励学生多读多作。这些教学活动互相影响,共同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眼界...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的课外阅读研究
        1.2.2 国外的课外阅读研究
    1.3 本研究中的课外阅读定义
    1.4 本研究中研究对象范围的选择
        1.4.1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
        1.4.2 和田中学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第2章 研究方法及教学实践过程
    2.1 和田中学的课外阅读教学方式
        2.1.1 和田中学平时的课外阅读课程
        2.1.2 学校课外阅读活动
        2.1.3 课外阅读教学不同方式之间的关联
    2.2 教学实践过程
        2.2.1 课内教学如何和课外阅读之间相关联
        2.2.2 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与课内教材结合
        2.2.3 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内教学有机融合
第3章 研究的初步结论
    3.1 目前采取的课外阅读新模式的优势与局限
    3.2 和田中学课外阅读的教学的成效
        3.2.1 和田中学学生课外阅读现况调查
        3.2.2 和田中学学生课外阅读读后感情况分析
    3.3 如何改进和田中学课外阅读教学
第4章 反思与展望
    4.1 研究反思
    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A 2016学年初中生课外阅读读后感情况数据统计表
附录B 和田中学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常熟市初中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现状的研究——以“常熟市初中课外阅读考级”必读书目为例[J]. 袁艺芯.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7(04)
[2]建设书香课程 提升校园文化——以上杭县实验小学为例[J]. 阙青松.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03)
[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智慧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研究[J]. 石玲.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4]小小角落 大大世界——浅谈如何利用班级图书角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J]. 傅正凤.  课外语文. 2017(01)
[5]互联网背景下课外阅读平台的搭建[J]. 潘霞.  教育. 2016(51)
[6]语文课外阅读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金洁.  成才之路. 2016(35)
[7]让图书馆成为学生进行快乐阅读的主要阵地[J]. 屈定东.  新闻传播. 2016(20)
[8]“互联网+”环境下的社区智慧阅读平台构建研究[J]. 严贝妮,方皓,魏梅,帅利君.  图书馆学研究. 2016(19)
[9]“互联网+”背景下合作教学平台的构建[J]. 邵亚斌.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6(07)
[10]打造初中语文阶梯式课外阅读模式的研究[J]. 罗玉华.  新课程(上). 2016(07)

硕士论文
[1]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研究[D]. 张慧宁.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中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 陈烜祥.扬州大学 2016
[3]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手机阅读应用研究[D]. 丁宏媚.杭州师范大学 2016
[4]常熟市幼儿教师专业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D]. 陈颖.苏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21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21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