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例说

发布时间:2021-08-10 21:07
  当前语文教师对教材中的文本解读还比较薄弱,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主体性建构依然不够充分,语文课堂仍然处于尴尬地位。近年来很多教师将互文性阅读理论应用于教学领域,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冲击,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新视角。互文性理论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新途径,为文本提供更大开放性和更多参考的可能性,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到文本解读和意义重构之中,给予学生更多主体性意义建构,丰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本研究将基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重点就互文性阅读实施策略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树立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中“互文性”阅读意识,探讨互文性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主要研究什么是互文性阅读?如何选择互文本?何时引入互文本?如何进行互文性阅读操作等问题。本文第一章首先分析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现状和存在的误区,主要就文本解读能力缺失、阅读教学收效甚微等弊端进行透视,从而引出本文研究的内容——互文性阅读教学。第二章首先梳理“互文性”理论,论述其理论基础、内涵特征,进行概念界定,其次阐释互文性阅读的阅读原理,最后分析互文性阅读教学的价值。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和核心部分——互文性...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章 阅读教学的现状与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提出
    第一节 阅读教学的现状
    第二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提出
第二章 互文性阅读与互文性阅读教学
    第一节 互文性理论概说
    第二节 互文性阅读教学的价值思考
第三章 互文性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案例分析
    第一节 互文性阅读名师课例分析
    第二节 互文性阅读操作方法
    第三节 互文性课文解读案例分析
第四章 互文性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适度
    第二节 避免“散读”、“泛读”
    第三节 防止“歪解”、“误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J]. 于漪.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15(02)
[2]互文性阅读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J]. 孙冬香,胡奎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10)
[3]个性化阅读教学智慧探讨[J]. 罗小娟.  教育评论. 2011(01)
[4]从教学实际谈互文对读的适切性[J]. 吕茂峰.  语文学习. 2011(02)
[5]语文课堂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构建[J]. 刘英.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0(04)
[6]“互文参读”的有效性在于“练、炼、链”(一)[J]. 任子珍.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0(02)
[7]对“互文参读”热点的冷思考[J]. 任子珍.  新课程(教师). 2010(01)
[8]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J]. 张世贤.  教学与管理. 2009(26)
[9]阅读教学中的互文参读策略[J]. 梁修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8(13)
[10]《项链》教学实录[J]. 郭初阳.  中学语文教学. 2006(05)

硕士论文
[1]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拓展与延伸[D]. 姚红.苏州大学 2009
[2]多元解读视角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蒋荣魁.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初中生语文阅读心理及教学策略研究[D]. 陈思.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34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34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