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微信阅读行为及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16:03
微信阅读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数字化阅读方式,它凭借着微信的社交化特征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人均每天在微信阅读上花费的时间为27.02分钟。由此可见,微信阅读已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本文以微信阅读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首先,本文整理和分析前人关于微信阅读研究的文献,以确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梳理与微信阅读行为相关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中运用到的一些理论。其次,本文选取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生微信阅读行为及影响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研究生微信阅读的动机、研究生微信阅读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以及微信阅读对研究生认知的影响。再次,本文利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果:(1)研究生微信阅读的动机,按照动机的强弱依次为个人爱好动机、获取信息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抒发情感动机和个人学习动机;(2)从研究生微信阅读内容、时间和地点的调查结果来看,研究生在进行微信阅读时,有着便捷化、快餐化、社交化、功利化以及专业趋势化的特征;(3)微信阅读对研究生的认知...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微信阅读研究现状
1.2.2 国外微信阅读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微信阅读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2 微信阅读研究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传统阅读与数字化阅读
2.1.2 阅读行为
2.1.3 微信阅读行为
2.2 理论依据
2.2.1 使用满足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3 研究生微信阅读调查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生人群特征
3.1.2 研究生微信阅读概况
3.2 研究生微信阅读调查设计
3.2.1 主要研究问题
3.2.2 调查问卷设计
3.3 问卷调查实施
4 研究生微信阅读分析
4.1 基本特征分析
4.1.1 信度分析
4.1.2 效度分析
4.1.3 样本描述
4.2 研究生微信阅读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1 微信阅读动机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2 微信阅读内容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3 微信阅读时间、地点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4 微信阅读对研究生认知的影响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3 相关性分析
4.3.1 研究生微信阅读动机与微信阅读对研究生认知的积极影响相关性分析
4.3.2 研究生微信阅读动机与微信阅读对研究生认知的消极影响相关性分析
4.4 调查结果总结
5 研究生微信阅读的建议
5.1 读者角度
5.2 学校角度
5.3 微信运营商角度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不足之处
6.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大学生融合阅读行为研究——以上海大学生为例[J]. 邓香莲. 出版科学. 2018(05)
[2]阅读类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特征[J]. 李青青. 中国出版. 2018(16)
[3]自媒体时代少儿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研究[J]. 张际.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03)
[4]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03)
[5]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魏玉山,徐升国. 出版发行研究. 2018(05)
[6]媒体类阅读微信公众号如何精准传播[J]. 周巍. 传媒. 2017(18)
[7]微信阅读助推教师素养提升[J]. 杨丽群. 湖南教育(B版). 2017(09)
[8]当代阅读行为研究:研究导向与概念构成[J]. 宁璐嘉,李桂华.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7(04)
[9]信息焦虑下的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大学生微信阅读研究[J]. 张竹君.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7(03)
[10]大学生元素养培养策略[J]. 张宏. 科技资讯. 2017(15)
博士论文
[1]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D]. 查颖.华东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三线城市网易严选发展策略研究[D]. 温辉辉.河北工程大学 2018
[2]悬疑类网络自制剧传播效果研究[D]. 吴迪.大连理工大学 2018
[3]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 蒋逸颖.湘潭大学 2017
[4]初中英语优质阅读课阅读认知策略观察研究[D]. 李茜茜.聊城大学 2017
[5]基于TAM模型的在校生碎片化阅读行为研究[D]. 陈航.南京理工大学 2017
[6]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师衍辉.曲阜师范大学 2016
[7]微信阅读、视听内容的传播特征与影响探析[D]. 张路路.上海师范大学 2016
[8]数字阅读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D]. 宋军平.河南师范大学 2015
[9]地方政务微信公众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茅杰.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0]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D]. 黄晓芸.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90911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微信阅读研究现状
1.2.2 国外微信阅读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微信阅读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2 微信阅读研究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传统阅读与数字化阅读
2.1.2 阅读行为
2.1.3 微信阅读行为
2.2 理论依据
2.2.1 使用满足理论
2.2.2 信息加工理论
3 研究生微信阅读调查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生人群特征
3.1.2 研究生微信阅读概况
3.2 研究生微信阅读调查设计
3.2.1 主要研究问题
3.2.2 调查问卷设计
3.3 问卷调查实施
4 研究生微信阅读分析
4.1 基本特征分析
4.1.1 信度分析
4.1.2 效度分析
4.1.3 样本描述
4.2 研究生微信阅读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1 微信阅读动机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2 微信阅读内容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3 微信阅读时间、地点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2.4 微信阅读对研究生认知的影响描述性和差异性分析
4.3 相关性分析
4.3.1 研究生微信阅读动机与微信阅读对研究生认知的积极影响相关性分析
4.3.2 研究生微信阅读动机与微信阅读对研究生认知的消极影响相关性分析
4.4 调查结果总结
5 研究生微信阅读的建议
5.1 读者角度
5.2 学校角度
5.3 微信运营商角度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
6.2 不足之处
6.3 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大学生融合阅读行为研究——以上海大学生为例[J]. 邓香莲. 出版科学. 2018(05)
[2]阅读类微信公众号内容传播特征[J]. 李青青. 中国出版. 2018(16)
[3]自媒体时代少儿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研究[J]. 张际.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03)
[4]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J].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8(03)
[5]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魏玉山,徐升国. 出版发行研究. 2018(05)
[6]媒体类阅读微信公众号如何精准传播[J]. 周巍. 传媒. 2017(18)
[7]微信阅读助推教师素养提升[J]. 杨丽群. 湖南教育(B版). 2017(09)
[8]当代阅读行为研究:研究导向与概念构成[J]. 宁璐嘉,李桂华. 国家图书馆学刊. 2017(04)
[9]信息焦虑下的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大学生微信阅读研究[J]. 张竹君.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7(03)
[10]大学生元素养培养策略[J]. 张宏. 科技资讯. 2017(15)
博士论文
[1]阅读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研究[D]. 查颖.华东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三线城市网易严选发展策略研究[D]. 温辉辉.河北工程大学 2018
[2]悬疑类网络自制剧传播效果研究[D]. 吴迪.大连理工大学 2018
[3]高校图书馆微信阅读推广现状及改善策略研究[D]. 蒋逸颖.湘潭大学 2017
[4]初中英语优质阅读课阅读认知策略观察研究[D]. 李茜茜.聊城大学 2017
[5]基于TAM模型的在校生碎片化阅读行为研究[D]. 陈航.南京理工大学 2017
[6]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师衍辉.曲阜师范大学 2016
[7]微信阅读、视听内容的传播特征与影响探析[D]. 张路路.上海师范大学 2016
[8]数字阅读对大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D]. 宋军平.河南师范大学 2015
[9]地方政务微信公众号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茅杰.上海交通大学 2014
[10]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D]. 黄晓芸.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9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59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