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原则与方法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20:09
古代诗歌教学作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抑或是学生的学均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对此,笔者尝试将“文本细读”法引入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学习之中,力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困境。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首先论述了本论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及重点、研究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古代诗歌”与“文本细读”做出概念的界定,以便于后文对其进行研究。正文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共有三章:第一章分别探讨了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及“文本细读”的特点,由此对“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可适性展开论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于教学、教师与学生三者的意义。第二章根据“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现实需要,提出了应当注意的三项原则:其一,应以诗歌文本为依据进行细读,并注意把握分寸,适度解读;其二,应重视古代诗歌的整体性,运用全局观念统一整合诗歌作品中出现的有机矛盾;其三,应保证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积极促使学生发...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起源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
(二)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的研究
(三)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重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案例分析法
(三) 归纳分析法
五、概念的界定
(一) 古代诗歌
(二) “文本细读”
第一章 “文本细读”对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价值判断
第一节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可适性
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特征及教学要求
二、“文本细读”的特点及教学可操作性
三、“文本细读”符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要求
第二节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意义
一、教学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第二章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原则
第一节 细读有界
一、以诗歌文本为根据
二、适当细读,不过分解读
第二节 注意完整性
一、防止割裂诗歌的整体性
二、统一整合有机矛盾
第三节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第三章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方法探究
第一节 词义分析法
一、寻找关键词
二、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分析
第二节 还原比较法
一、微观:艺术感知、情感逻辑、审美价值的逐层递进
二、宏观:历史维度的还原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文教学要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两节课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J]. 张一山. 语文知识. 2016(03)
[2]《归园田居》中的成句袭用[J]. 代建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02)
硕士论文
[1]视域融合理论下的高中古代诗歌文本解读策略研究[D]. 金卓.广州大学 2016
[2]高中语文“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研究[D]. 陈先增.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汤丽丝.陕西师范大学 2016
[4]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研究[D]. 杨晓芹.广西师范大学 2016
[5]高中古诗文关于“亲情”主题的教学研究[D]. 臧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文本细读: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诗意还原之路[D]. 王丹蕾.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论文本细读法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D]. 左定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古诗词意象教学方法研究[D]. 魏阳莉.陕西师范大学 2014
[9]高中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D]. 耿亮.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苏珊·朗格符号论美学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D]. 郎丽.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00882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起源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研究
(二)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的研究
(三) 关于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及重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案例分析法
(三) 归纳分析法
五、概念的界定
(一) 古代诗歌
(二) “文本细读”
第一章 “文本细读”对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价值判断
第一节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可适性
一、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特征及教学要求
二、“文本细读”的特点及教学可操作性
三、“文本细读”符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要求
第二节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意义
一、教学方面
二、教师方面
三、学生方面
第二章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原则
第一节 细读有界
一、以诗歌文本为根据
二、适当细读,不过分解读
第二节 注意完整性
一、防止割裂诗歌的整体性
二、统一整合有机矛盾
第三节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第三章 “文本细读”在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中的方法探究
第一节 词义分析法
一、寻找关键词
二、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分析
第二节 还原比较法
一、微观:艺术感知、情感逻辑、审美价值的逐层递进
二、宏观:历史维度的还原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语文教学要落实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从两节课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真正取向[J]. 张一山. 语文知识. 2016(03)
[2]《归园田居》中的成句袭用[J]. 代建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02)
硕士论文
[1]视域融合理论下的高中古代诗歌文本解读策略研究[D]. 金卓.广州大学 2016
[2]高中语文“登高”题材诗词的教学策略研究[D]. 陈先增.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 汤丽丝.陕西师范大学 2016
[4]高中古代诗歌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研究[D]. 杨晓芹.广西师范大学 2016
[5]高中古诗文关于“亲情”主题的教学研究[D]. 臧娜.上海师范大学 2015
[6]文本细读: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诗意还原之路[D]. 王丹蕾.湖南师范大学 2015
[7]论文本细读法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D]. 左定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4
[8]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美学的古诗词意象教学方法研究[D]. 魏阳莉.陕西师范大学 2014
[9]高中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D]. 耿亮.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苏珊·朗格符号论美学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启示[D]. 郎丽.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00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60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