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感官教具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 婴幼儿 感官 感官教具 教具设计 出处:《江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教育对于我国是相当重要的。婴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教育的起点,早期教育的效果可以直接影响到可以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在众多早期教育中,对于非常重要的感官教育这一块一直缺少重视,更由于教具的缺乏而未能很好地付诸于实际。要使中国婴幼儿感官教育得以普及和实现,必须需要对婴幼儿感官教具进行研究,为感官教具设计得以实践提供必要理论支撑。论文的第一章是全篇的引导,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内容、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和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在论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对于婴幼儿感官能力、感官教育和感官教具概念进行阐述。以婴幼儿的特点出发,针对婴幼儿的生长特征和发展需求分析了这三点概念之间的联系,突出了感官教具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婴幼儿各个阶段的感官发育的程度和要求进行分析,为之后的教具设计制定了方向。 随后在第四章中,论文对于婴幼儿感官教具的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分别从形态、色彩、材质这设计三要素进行阐述,同时也对婴幼儿感官教具设计的功能、安全、体验前提进行讨论,从而对婴幼儿感官教具的设计提供了一些限制和要求。 最后在论文的第五章中,总结了婴幼儿感官教具设计方法,并针对每一感官的特点,对相应的婴幼儿感官教具设计提供参考意见,并列举了市场上的相关教具进行评价。 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针对婴幼儿感官特点为切入点,对婴幼儿感官教具设计提供设计理论支持和方向定位,希望能为中国婴幼儿早期教育尽绵薄之力。
[Abstract]:China is a populous country,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 The infant and child stage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education in one's life. The effect of early education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future growth of children. In many early edu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piece of sensory education has been neglected, and has not been well put into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eaching aids. In order to popularize and realize the sensory education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ensory teaching aid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hesis is the guidance of the whole paper, which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ontent of the research,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basic ideas of the research.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s of the paper, the concept of sensory ability, sensory education and sensory teaching aid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re expounded. According to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needs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ree concepts is analyzed, and the importance of sensory teaching aids is highlighted. In particular, the degree and requirements of sensory development in every stage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re analyzed. Set the direction for the later design of teaching aids. Then in chapter 4th, 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sensory teaching aids for infants, respectively from the shape, color, material design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design, but also the function of the design of infant sensory teaching aids, safety, The experience premise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some limitations and requirements for the design of infant sensory teaching aids. Finally, in the 5th chapter of the paper,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design method of infant sensory teaching aids, an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ense organ, provides the reference to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of infant sensory teaching aids, and enumerates the evaluation of related teaching aids in the marke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orientation for the design of sensory teaching aids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ants' senses,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early education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524;G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大焕;;“三鹿事件”有感[J];晚霞;2008年19期
2 徐积德;;婴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J];大众心理学;2006年04期
3 王利;;浅析儿童电视广告对0至3岁婴幼儿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4 王利;;浅析教育者如何指导婴幼儿收看儿童电视广告[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5 冯德全;;加强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加速培养人才的一项重要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6年05期
6 古军;;不可忽视幼儿的情感依附心理[J];幼儿教育;1997年09期
7 ;平顶山市金太阳婴幼儿智能开发中心简介[J];心理世界;2006年09期
8 吴月齐;;迂回行为及其发展的研究概述[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7年01期
9 鲍雪梅;;早期教育对婴幼儿心理发育影响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8期
10 姜云飞;;浅谈0—3岁婴幼儿的家庭教育[J];青春岁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娟;霍军生;孙静;李文仙;黄建;;辅食营养补充品对四川灾后6—23月龄婴幼儿的效果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梁金才;朱娅娅;;非散瞳视网膜检影法在婴幼儿屈光性质筛查中的作用[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陈娇;朱琦;;超声心动图诊断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要武;;310名婴幼儿母乳喂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倪晨曦;何守森;;0~48个月婴幼儿超声骨强度测定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A];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汇编[C];2009年
6 时华;吴春华;;3-5岁城郊散居婴幼儿“家村园”活动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邹建华;;114例婴幼儿验配助听器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9年
8 常莹;;断奶期婴幼儿的膳食与生长发育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9 李朝晖;;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10 杨振宇;荫士安;;辅食添加对婴幼儿贫血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龚琛虎;两种婴幼儿米粉在江西被曝光[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李晓红;婴幼儿喂养中的误区[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潘佳楠;安康(公益)婴幼儿成长网络系统在辽宁正式推行[N];中华新闻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钟德彪 林阿玲;我市全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N];闽西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启昌 刘熙;我省全面开展结石婴幼儿救治[N];云南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江伟邋记者 杨冰;省财政下拨30810万元资金用于婴幼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7 欣然;我国首款针对婴幼儿配方食用油面市[N];消费日报;2009年
8 林慧真 本报记者 江东;福州:一线品牌的奶粉最畅销[N];中国质量报;2004年
9 贾宁;赵笑梅;如何对待婴幼儿发脾气[N];中国医药报;2004年
10 佘超龙;婴幼儿厌食与“气质”有关[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青山;异丙酚对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汪健;手术创伤后炎性细胞因子和细胞反应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张爱华;不同血流方向超滤方式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临床应用系列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4 朱渝;小儿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断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郑荣昌;孕晚期胎儿及婴幼儿眶内眼外肌Pulley系统的发育[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6 陈志敏;细胞因子反应类型及白细胞介素-12p40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RSV感染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仇万山;婴幼儿未成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点、机制与保护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8 聂文英;新生儿视听功能同步监测机制及功能整合的同步诱发电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廖洪跃;Fas配体诱导婴幼儿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10 常庆龙;三聚氰胺导致泌尿系结石住院婴幼儿两年后随访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郁波;婴幼儿感官教具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郑海华;封闭式婴幼儿PL视力检测仪的试制与临床初步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3 晁青;婴幼儿湿疹的中药治疗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4 邹卓伶;婴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旭芳;婴幼儿室间隔缺损程度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曲闯;城市婴幼儿家庭育儿环境的当代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青;正常婴幼儿及高热惊厥患儿视听诱发电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孙祥水;MRI在婴幼儿马蹄内翻足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6年
9 穆敏;婴幼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率变异性及其与RAAS变化的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10 王凯;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早期血液乳酸浓度与预后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50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55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