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试论早期受教育经验对新手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08 17:54

  本文选题:早期受教育经验 切入点:新手教师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的"早期受教育经验"一般是指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校生活经历,这是教师个人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度剖析了"早期受教育经验"对新手教师教学实践影响的可能性、影响的表现及其潜在的危机,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新手教师从专业性的视角重新对"早期受教育经验"进行反思和再诠释,使其真正成为新手教师专业化教学实践的有效资源。
[Abstract]:The teacher's "early education experience"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school life experience from kindergarten to high school. Th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er's personal life history.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influence of "early education experience"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novice teacher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influence and the potential crisi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It is hoped that the novice teachers will rethink and reinterpret the "early education experience" from a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so that it can truly become an effective resource for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practice of novice teachers.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2012年度市级课题项目“专业场景中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B12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以启;;关于诠释学理论中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生性动力机制的概念诠释[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张志伟;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张能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与形而上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凯;颜炳罡;;庄子诠释方法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彭启福;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与我国教育理念的转变[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彭启福;西方诠释学诠释重心的转换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花;;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古典著作解读的批判[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刘友古;;罪与原罪:在《罗马书》中的一种诠释学意义之分析[A];“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姚进忠;;诠释视野下的个案工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陈家旭;;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玉增;;从主体视角看法律思维对法治建设的意义[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耿波;;文化群落与都市文化群落的危机[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新汉;;社会自我批判机制及其当代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陈新汉;;马克思社会自我批判视阈中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6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7 程勇;汉代经学视野中的儒家文论叙述[D];复旦大学;2003年

8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陈海静;审美自由论[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红;论绘画中的“儿童画”情结[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金生伟;竞技篮球运动表演艺术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继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现代人格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陆燕;“前理解”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田蓁子;针尖上的蜂蜜[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李微霞;叶嘉莹词学理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艳;;一名新手教师对教学风格的摸索——兼议其实践性知识的生成[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2 赵昌木;创建合作教师文化:师徒教师教育模式的运作与实施[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张苗苗;;如何有效应用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提高教学成效[J];成功(教育);2011年02期

4 卢常泉;;试论中学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多种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06期

5 马秀珍;;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宁夏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6 顾勇革;;促进新教师成长发展的几点策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符一辰;张欣;;新课程与新手教师[J];天津教育;2006年11期

8 李映红;赵智姝;付焱晶;;浅谈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9 高金锋;王小丽;;教学经验移植:新手教师的成长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6期

10 张晓冬;论实践性知识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一种从专家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俊杰;朱永华;江苏苏;;对接口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的探讨与思考[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石文昌;;操作系统安全的课程设计与教学[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陈晓冬;刘文耀;肖松山;;《光电图像处理》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宋雨;赵文清;王晓辉;;《软件工程》课程双语教学实践[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邵宗义;;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研究[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泽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王敏芳;魏俊浩;张晓军;周宗桂;;“应用矿床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探讨[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守彬;张忠发;黄双杰;;育学员创新能力于教学实践中[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卢斌先;;关于工程电磁场矢量分析教学思路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吕虹;高文根;方俊初;赵秀华;徐晓光;崔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之浅谈[A];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市弘毅新华中学 王萍;将高效课堂理念融入教学实践[N];岳阳晚报;2011年

2 山东莒县 史玉双;教学实践中警惕“流行病”[N];学知报;2011年

3 黑龙江省巴彦县第四中学 孟祥顺;源于教学实践的一点反思[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张志君;走教学实践结合之路[N];黑龙江日报;2000年

5 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 陈然之;在教学实践中追求高效[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桓台县实验中学 王玉芝;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心得[N];淄博日报;2008年

7 詹丹;“赤子之心”的三种教学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三原县龙桥中学 姚鸿杰;要善于聆听学生心声[N];咸阳日报;2011年

9 黄梅县马鞍中学 汪普芬;形象·实践·层递[N];黄冈日报;2007年

10 北京海淀旅游职高 张磊;信息技术教学实践[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尹筱莉;化学专家—新手教师课堂教学特质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春光;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凯;教学作为德性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罗永生;走向“正规”[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10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盈;民办中学新手教师适应困难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晓曼;天津市宝坻区高中新手教师培训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波;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礼飞;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隋少英;合作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崔新慧;中专病理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潘燕;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丽;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莉;教师行动研究下的公英硕士跨文化交际薄弱点及教学实践[D];东华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84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584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f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