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前教育的新构想
本文选题:日本学前教育 + 幼稚园 ; 参考:《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8期
【摘要】:长期以来,日本的学前教育主要是由具备不同职能的保育所和幼稚园来承担。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保育所是由厚生劳动省管辖的儿童福利机构,主要负责为有工作的监护人托管照顾幼儿;幼稚园则是由文部科学省管辖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针对这样一种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日本社会一直以来都存有争议,要求行政一体化、设施一体化的改革呼声也此起彼伏。1980年代后半期至1990年代前半期出现了向行政一体化和设施一体化的转化契机。这一契机出现的原因一是出生率的下降,二是适龄待入保育所的儿童数量的增加。日本政府为此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在当今日本政局不稳定的背景之下,其实施起来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对保育所和幼稚园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日本学前教育制度改革的两个转化契机进行了阐释,并以此为基础,描述了幼保一体化的动向以及综合设施(暂称)创办的历程、具体构想及其希望达到的目标,并对综合设施(暂称)的组织结构与具体制度进行了阐述。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preschool education in Japan was mainly undertaken by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that childcare centres are child welfare institution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 which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care of young children by working guardians, and kindergartens are pre-school institutions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Preschool education is mainly carried out for young children. In view of such an unreasonable management method, Japanese society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demanding administrative integration. The reform voice of facility integration is also rising one after another.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80s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90s, there is a turning point to transform to the administrative integration and the facility integration. The reason for this opportunity is a drop in the birth rate and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of appropriate age in childcare.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issued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this purpose, but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implemen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especial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in Japan today. This paper comb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explains the two turning points of the reform of Japanese preschool education system, and takes this as the basi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re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child insurance, the cours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facilities, the concrete conception and the desired objectives, and expound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he concrete system of the comprehensive facilities.
【作者单位】: 日本大阪综合保育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日本同志社大学社会学部;
【分类号】:G619.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咏瑜;日本学前教育见闻[J];教育导刊;2002年14期
2 张沪;张宗麟幼教思想中的社会主义因素[J];幼儿教育;1992年05期
3 何敏;;日本折尾幼稚园的生活发表会[J];幼儿教育;2001年10期
4 达加;;香港幼教状况简述[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3年06期
5 潘玉英;日本幼教见闻(八) 锻炼(下)[J];早期教育;1997年12期
6 曹思彬;广州百年来幼儿教育发展概况[J];教育导刊;1998年S3期
7 ;文摘赠刊[J];早期教育;2002年07期
8 赵琳;;开心玩耍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发展——日本滨松市可美幼稚园见闻[J];幼儿教育;1999年02期
9 潘建忠;字形系联与幼稚园的识字教学[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10 陈淑安;香港幼儿教育应走的路向[J];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蔡美辉;;日本“幼保一体化”改革相关研究——以“认定孩子园”为中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莉;;陶行知的乡村幼稚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朱宗顺;;中国近代学前教育体制的现代化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4 李芬;;以陶为师,办好农村幼儿园[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金林祥;涂怀京;;陈鹤琴研究的世纪回顾与前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姚俊;;家园共育,促进幼儿成长——家园有效沟通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刚 刘耀辉;克隆“新”版幼稚园亮相[N];天津日报;2004年
2 韩三洲;幼儿园应该建在哪里[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3 覃遵奎邋通讯员 瞿扬众;真爱如春育新苗[N];团结报;2007年
4 实习生 杨奉翎 记者 鲁青;丽景人家双语幼稚园开业[N];通化日报;2006年
5 倪蔚薇;无锡幼教眼中的香港学前教育[N];无锡日报;2007年
6 陈净植 刘璐璐;“贵族”幼儿园倒闭之后[N];经理日报;2004年
7 闫磊;百余幼稚园免费加盟“明天”[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中国幼教走过百年[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陈净植 刘文杰;长沙“贵族学校”曲终人散债难了[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王文静;中国第一所幼儿园藏身鼓浪屿[N];厦门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宇静;清末民初幼儿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代晓;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幼稚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侯素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t,
本文编号:1809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809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