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互惠行为的发展、影响因素及教育启示
本文选题:互惠 + 亲社会行为 ; 参考:《学前教育研究》2017年07期
【摘要】:个体对感知到的善良与不善良行为的反应被称之为互惠。进化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互惠是由进化而来的,可能是某种生物基因决定了个体的互惠行为,但这一假说目前没有得到广泛的验证。社会交换理论中的规则内化说与社会偏好模型被研究者们广泛接纳,并采用了不同的研究范式进行探讨。已有研究表明,4~5岁是学前儿童互惠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亲社会性的发展均有重大意义。个体的互惠行为受到了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重视个体、家庭与文化环境三方面因素对学前儿童互惠行为发展的作用。成人应重视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心理品质,建立友善的教育环境,宣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促进儿童包括互惠行为在内的亲社会性发展。
[Abstract]:The response of individuals to perceived kindness and unkind behavior is called reciprocity.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researchers think that reciprocity is derived from evolution, possibly a certain biological gene determines the individual's reciprocal behavior, but this hypothesis has not been widely verified at present. The rule of rule internalization and social preference model in social exchange theory The research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nd studied with different research paradigm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4~5 years old is an important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reciprocal behavior. 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ood peer relationship and pro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ciprocal behavior of individual is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ction of individual and enviro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three factors of individual, family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ciprocal behavior for preschool children. Adult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establish friendly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children's Pro social development, including mutual benefit behavior.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浙江丽水学院幼儿师范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编号:14ZDB161) 教育部博士生导师基金项目(编号:2013213611000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编号:15YJA190004)
【分类号】:G6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英;;培养学前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J];社会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2 金传宝;父母应为学前儿童提供哪些游戏资源[J];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3 龙建秋;数学开放题在学前儿童中的实证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4 徐群,袁育华,蒋新苗;科学地认识手与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5 陶玉凤;;试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6 吕艺征;;学前儿童家庭美术教育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36期
7 赵丽敏;;关于学前儿童民族舞蹈教育的价值探寻及规范路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万晋卿;学前儿童外语教育的可行性与优越性[J];现代教育论丛;1994年06期
9 李志玲;;浅谈学前儿童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张晓燕;学前儿童钢琴教学中想象与联想的培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冯申禁;宋钧;佟乐泉;;学前儿童词汇理解发展初探[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2 武满蓉;;浅谈入学前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黄琼;;启迪智慧 激发创造——学前儿童美术创作的指导[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4 武满蓉;;浅谈入学前儿童综合素质培养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5 宋甜甜;;学前儿童游戏材料的乡土化,混合化[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吕蕾;205所学前儿童看护点被取缔[N];上海法治报;2012年
2 记者 夏禾;今年将建学前儿童看护点[N];苏州日报;2013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柳文;“公建民营”普惠学前儿童[N];安徽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鹏;学前儿童阅读自有其规律[N];文汇报;2013年
5 记者 潘良蕾;儿童看护点相关规定亟待完善[N];联合时报;2010年
6 黄冈市实验幼儿园 王芬;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N];黄冈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晓晶;应试“战车”开进幼儿园 学前儿童也需“减负”[N];经济参考报;2008年
8 记者 陈醉 报道组 于玲玲 章燕飞;鄞州幼儿园逐步转公[N];浙江日报;2010年
9 朱 丽;成功人生从这里开始[N];大众科技报;2004年
10 ;我市“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培训班开班[N];驻马店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林慧;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小平;教师行为、亲子互动与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璇;学前儿童校园家具的用户心理评价与情趣化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乐乐;面向学前儿童的移动媒体资源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3 谷sユ,
本文编号:1840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840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