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数学教学的“问题化”分析
本文选题:幼小衔接 + 数学教学 ; 参考:《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5期
【摘要】: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思维认知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儿童的数学逻辑性逐渐萌发,有效地教学衔接可以为儿童思维进步提供良性的进步空间,而当前很多幼儿园或小学的衔接式教学过于单一没有达到社会及家长的要求,产生的诸多教学问题:学前教学目标小学化,课程教学内容成人化,教学衔接过程功利化,儿童升学评价单一化等问题。该问题产生及原因,笔者将通过自身调查及访谈给予一些建议。
[Abstract]:The convergence stage is a key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thinking and cognition. In this process, the mathematical logic of children gradually germinates, and effective teaching cohesion can provide a benign progressive space for children's thinking progress. At present, many kindergarten or primary school cohesive teaching is too sing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and parents, resulting in a lot of teaching problems: preschool teaching goal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content adult, teaching convergence process utilitarian,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of children's higher education. The author will give some suggestions through self-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1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柳卫民;游戏与课程、教学关系的辨析[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高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途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张俊燕;;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7年10期
4 赵红霞;论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喻小琴;;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反思——兼谈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朱家雄;;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峥;上海以社区为基础的0—3岁儿童服务机构的运行走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杜燕红;儿童特质理解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炙檬;甘肃省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英姬;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目标历史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琼;新知识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郭丽;城市回族社区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玉彩;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上海市C区C幼儿园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管倚;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及其教育功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晔;上海市幼儿园体育特色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洛丹;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若华;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秦振飙;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汪霞;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2 李定仁,段兆兵;校本课程开发:重建知识伦理[J];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3 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1期
4 丁国忠;;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5期
5 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江足宁;;真善美:人类实践的三重尺度[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曹凤英;浅谈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杨莉君;康丹;;论幼儿园课程的生命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蕾;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入学准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柴赛飞;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秦振飙;幼小衔接课程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丽园;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朋;;对幼小衔接的思考和实践[J];学周刊;2011年25期
2 李广梅;;谈谈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有序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3 李慧芬;;运用晨间谈话,做好幼小衔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1年06期
4 李秀红;;做好幼小衔接教育之浅见[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李梅;;在“问”中学习数学[J];学周刊;2011年04期
6 秦铭蔓;姜自兰;;从幼小断层理论看中法幼小衔接[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7 吴秀娟;;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J];考试周刊;2011年40期
8 戴国美;;理念从实践中走来——新《纲要》背景下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4期
9 崔新玲;梁进龙;;法国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10 杨凤;;农村幼小衔接现状及解决策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怀昌;;正确处理好幼小衔接的几个原则问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朱秀荣;;浅谈幼儿园的数学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矫祯玉;;沈阳市学前运动教育师资状况及优化策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黄琴;;智慧学理论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4年
5 陶晓红;;将数学教育溶入一日活动中,发展幼儿智力[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C];2004年
6 单秀;;操作法在数学活动中的运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马建秀;;珠心算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杨金云;;珠心算在幼儿各年龄段教学的探讨[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国静;;珠心算教学与幼儿潜能开发实验研究结题报告[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韩梅;张瑜;;珠心算的教学方式及课堂教学模式[A];珠心算教学与训练[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组撰稿 本报记者 钱红艳;幼小衔接,大班孩子上4个培训班[N];南京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苏军;别让“幼小衔接”走了样[N];文汇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杨 宋林;幼小衔接绕开误区入校门[N];郑州日报;2009年
4 武威市实验幼儿园 李长生;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N];武威日报;2009年
5 市实验幼儿园 王芬;幼小衔接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N];黄冈日报;2009年
6 宝塔区第一幼儿园 过云;浅谈数学教学的渗透性[N];延安日报;2010年
7 商报记者 李子君;暴利裹挟的幼小衔接班到底有多值?[N];北京商报;2010年
8 时言平;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能抑“天价幼小衔接班”[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柏玲;“幼小衔接”,家长有许多误解[N];文汇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崔洁 肖水金 通讯员 雒呈瑞;南京:出现变味的“幼小衔接班”[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幼小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廷琼;农村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申恒苗;从教育政策看英国幼小衔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舒敏;幼小衔接实效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翁飞燕;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张林玲;当代美国幼小衔接政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崔吉晓;幼小衔接视角下的语言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静;透过幼小的“课”看幼小衔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吴婷婷;幼小衔接中儿童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田京巾;中日两国幼小语言课程衔接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95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89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