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促进幼儿入园适应性干预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04-06 01:15

  本文关键词:促进幼儿入园适应性干预模式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 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随着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独二代”群体的出现,使幼儿成为家中备受呵护的“小皇帝”,影响了儿童的社会化健康成长,直接影响了入园的适应,出现入园不适应的表现:不想上学,烦躁不安、哭喊、发脾气、痛苦、淡漠,甚至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无相应的躯体疾病。能否对幼儿实施适宜的适应教育,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对其一生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研究目的 通过对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特征、幼儿入园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一系列干预的研究,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进行入园适应性教育策略,让幼儿更顺利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研究内容1、确定幼儿入园适应相关研究指标和定义。 2、了解幼儿入园适应相关特征现状,新入园幼儿的不适应情况在幼儿园和家中的表现;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幼儿自身因素在其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家长行为和态度对儿童的入园适应造成的影响。 3、制定干预方案:结合文献研究、专家焦点组访谈,将干预提前,制定系统的医教结合、家园互动的干预方案。 4、开展干预和随访研究。 5、评价干预效果,分析对照组和干预组的适应情况、分析不同气质类型不同组别适应情况、分析对照组和干预组生长发育情况。 6、进行本干预模式专家评估。 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焦点组访谈,运用调查提纲,对本研究的指标进行定义;运用个人深入访谈,进行个案分析;专家评估,对干预模式提出评价和建议。 2、初始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本单位责任街道内两所幼儿园250名新入园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信息,影响因素,调查家长心态。运用3-7岁儿童气质问卷(BSQ)对新入园儿童进行气质评估。 3、纵向观察研究和干预随访研究:结合文献研究、专家焦点组访谈,将干预提前,制定系统的医教结合、家园互动的干预方案。干预组在专业儿童保健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入园前社区指导、儿童保健门诊的干预、入园后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选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如心理疏导、分散注意、精神鼓励等)。对照组和干预组均运用自制观察记录表,记录新入园幼儿的在家在园情况行为变化,并进行比较。随访观察时间为5周。 4、评价干预效果,干预组对照组的适应情况的比较;不同气质类型不同组别的适应情况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生长发育情况的比较。 5、数据处理,采用Epidata3.1输入,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多因素分析模型。 主要研究结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调查250名对象,获得有效调查问卷、气质问卷、幼儿家园情况记录各243份。 1、指标定义。入园不适应行为:入园哭闹、过度粘人、对同伴不友好、少语、进餐困难、排泄异常、难以午睡、拒绝活动、情绪不稳。以上项目的对立面:轻松入园、亲近老师、友善同伴、乐于表达、进餐顺利、排泄正常、平静入睡、积极活动、情绪稳定为入园适应行为。根据填写的家园共记册,我们将每一项不适应行为,进行赋分,将不适应表现得分低于25%位数者,定义为适应儿童;反之,为不适应儿童。并将入园两周作为时间分界,入园两周内能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幼儿,定义为快适应幼儿;超过两周才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儿童,定义为慢适应儿童。 2、影响幼儿入园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父亲文化、儿童的饮食习惯、儿童的入睡方式、儿童的气质,对幼儿的入园适应有影响。 3、幼儿入园多因素分析显示,入园适应与气质、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年龄、儿童的饮食习惯、儿童的入睡方式有关。 4、基于结合文献研究、专家焦点组访谈,我们制定了具体干预方案:在专业儿童保健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入园前的社区指导,家长和幼儿在干预幼儿园开展亲子活动,熟悉环境;儿童保健门诊的干预,对家长开展育儿焦虑疏导、指导家长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对幼儿进行入园前气质评估;入园后根据幼儿的气质类型进行分类干预,由家长和老师共同完成。 5、经过一系列的干预,干预组适应情况好于对照组的适应情况;不同气质类型不同组别的适应情况比较,难养型气质的幼儿干预后,适应改善情况好于易养型儿童。 6、入园半年后,对照组和干预组生长发育的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身高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体重比较,干预组的体重增长好于对照组。 7、对个别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偏离、障碍,应予以专科门诊治疗,干预随访。 8、经专家评估本干预模式能有效促进幼儿入园适应。 结论 在幼儿入园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医教结合、家园互动的干预措施,把干预提前到入园前,家长和教师应在儿童保健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幼儿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促进幼儿的入园适应,保证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 入园适应 干预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17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2
  • 一、研究背景12-15
  • 二、研究目的与具体目标15
  • 三、研究内容15
  • 四、资料与方法15-20
  • (一)设计方法15-16
  • (二)研究地点16
  • (三)研究人群16-17
  • (四)研究工具17
  • (五)资料收集17-18
  • (六)资料处理和分析18
  • (七)质量控制18
  • (八)研究伦理18-19
  • (九)技术路线图19-20
  • 五、结果与分析20-45
  • 六、讨论与建议45-49
  • 七、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综述52-59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1 调查工具59-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星明;;我国发育行为儿科学的呼唤[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年01期

2 陈灵;;学龄前儿童气质、智能与社会适应能力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5期

3 宋芳;;从家长的焦虑情绪解读幼儿入园适应[J];学前课程研究;2007年07期

4 潘丹阳;;创设“快乐区” 缓解幼儿入园焦虑[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08期

5 张劲松;儿童气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年05期


  本文关键词:促进幼儿入园适应性干预模式的探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8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88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d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