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幼儿求助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1 19:49
  本文是对3到6岁幼儿在幼儿园里求助行为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辅之相关数据的呈现和说明,研究者深入到幼儿园——这个幼儿生活学习的特定场所,围绕幼儿的求助行为,透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力图展现幼儿世界里的人际发展状况。 造成幼儿求助行为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里遇到了困境,并且这种困境的解决是在幼儿能力范围之外的,幼儿在除了主动放弃或盲目坚持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向外界寻求帮助。 幼儿在选择求助对象的时候,会更倾向选择教师,一方面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最初阶段,还不成熟,遇到问题后,寻求他人的帮助,尤其是教师的帮助对幼儿来说是最佳方式之一。幼小的孩子向师性很强,在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是权威的象征,教师可以解决一切困难;另一方面,成年人按照自己的教育观念,会时常告诉孩子“有事情要告诉大人,在幼儿园里就是要报告老师”,这些都使得幼儿在遇到困难时会更多地向教师寻求帮助。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步认识到,同伴在自己遇到困难时的作用,即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其他的小朋友可以帮助自己,同时,向同伴求助也在教师日常教育中逐步得到灌输,...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的缘起和基本研究过程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步骤
    五、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之一:界定与分析框架
    一、幼儿求助行为的界定
        (一) 与幼儿求助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 幼儿求助行为的界定
    二、幼儿求助行为分析框架的制定
        (一) 幼儿求助行为事件的判定
        (二) 分析框架及操作定义
第三部分 研究的结果之二:过程与特征分析
    一、幼儿求助行为过程的分析
        (一) 对幼儿求助行为发生的背景与具体情境的分析
        (二) 对幼儿选择求助对象的分析
        (三) 对幼儿选择求助方式的分析
        (四) 对幼儿求助结果的分析
    二、对幼儿求助行为的特征分析
        (一) 幼儿选择求助对象的特征
        (二) 幼儿选择求助方式的特征
        (三) 幼儿求助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
        (四) 幼儿求助行为的性别特征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之三:功能分析
    一、求助在幼儿自我发展中的作用
    二、求助对消除幼儿消极情绪的作用
第五部分 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一、成人求助与幼儿求助相同与相异
    二、关于教师对幼儿求助行为反馈的反思
    三、给教师的两点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国内外学业求助行为研究的综述[J]. 王秀丽,张新颖.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2]5—6岁幼儿消极情绪的特征与成因[J]. 倪慧芳.  云梦学刊. 2001(04)
[3]认知发展与社会认知发展[J]. 林崇德,张文新.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01)
[4]学校教育与个体社会化[J]. 张启树.  安庆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4)



本文编号:3182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3182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