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幼儿建构活动观察与支持策略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9 06:4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腾守尧先生率先提出的"生态式教育",借用了生态学术语,强调以一种生态的眼光和态度、借助科学原理和方法来观察、思考、理解、解释复杂的教学问题,以生态的方式来开展教育实践,使之更有利于儿童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教育生态理论源于自然生态,融合生态学的精髓,立足于"生命观",以相互联系,动态平衡,共荣共生,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本文基于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3~6岁幼儿建构游戏的主题来源、目标生成、材料应用,从教育生态理论的视角,以观察幼儿为手段,对各阶段幼儿建构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幼儿的游戏兴趣、特点和需要,探究如何以生命性、互动性、平等性的教育生态理论为指导依据,改善教师在幼儿建构活动中的指导方法与策略,使幼儿建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研究结果
(一) 探寻建构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价值
(二) 审视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的建构游戏的特点
1.生命性是建构游戏中两大生态主体的根本要素
2.互动性是建构游戏中生态主体的灵魂
3.平等性是建构游戏中生态主体的保证
(三) 优化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中的观察策略
1.梳理分析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
2.编制《幼儿建构游戏活动观察记录表》
3.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幼儿建构活动的支持策略
(1)自然和谐的环境支持
(2)交流合作的互动策略
(3)拓展思维的游戏创新
(4)动态平衡的支持策略
(5)多元评价的实践思考
二 研究结论
本文编号:401782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研究结果
(一) 探寻建构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价值
(二) 审视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的建构游戏的特点
1.生命性是建构游戏中两大生态主体的根本要素
2.互动性是建构游戏中生态主体的灵魂
3.平等性是建构游戏中生态主体的保证
(三) 优化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教师对幼儿建构游戏中的观察策略
1.梳理分析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
2.编制《幼儿建构游戏活动观察记录表》
3.教育生态理论背景下幼儿建构活动的支持策略
(1)自然和谐的环境支持
(2)交流合作的互动策略
(3)拓展思维的游戏创新
(4)动态平衡的支持策略
(5)多元评价的实践思考
二 研究结论
本文编号:4017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4017824.html
上一篇:在幼儿园开展混龄户外篮球活动的价值与策略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