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9 19:47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年

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

王娟  

【摘要】: 拖延行为是指个体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不能立刻、持久地投入,而是从事与之无关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带来糟糕的结果,但仍自愿延迟预定计划的一种行为现象。本研究采用学业拖延量表(PASS)为研究工具,以自我报告法的形式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六所高校的206名本科生和108名硕士研究生的拖延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 (1)总体上看,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程度普遍不高,在所调查的大学生被试中并未有高度拖延者,而硕士研究生中有个别为高度拖延。总体来讲,硕士研究生的拖延程度比大学生高。 (2)在“撰写学期/毕业论文”“复习迎考”“实验任务”“行政任务”“列席性任务”“日常事务”等六项任务中,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任务比非学业任务的拖延程度高。其中大学生拖延程度最高的复习迎考,拖延程度最低的是列席性任务;硕士研究生拖延程度最高的是撰写学期/毕业论文,拖延程度最低的列席性任务。 (3)虽然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的自我报告拖延程度不高,但是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对于减少拖延行为的愿望十分强烈。大学生最为强烈的是复习迎考,硕士研究生最为强烈的是撰写学期/毕业论文。 (4)在拖延原因的研究中,以往的研究都表明害怕失败、厌恶任务是大学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但本研究发现,除了害怕失败、厌恶任务之外,在大学生中难做决策、评价焦虑也是他/她们拖延的主要原因,而依赖和寻求帮助、害怕失败、难做决策、时间管理则是硕士研究生拖延的主要原因。另外,研究还发现,害怕成功是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的拖延原因中赞同率最低的。 (5)在拖延行为与人格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的神经性、精神性、内外向三种人格维度与拖延行为的高低无明显的相关性。这说明,学生拖延行为的发生很可能与人格的相关性不高,而直接导致拖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任务的本身性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45.5;G643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英文摘要9-10
  • 第一部分 研究概述10-21
  • 1.引言10-11
  • 2.拖延概述11-12
  • 2.1.拖延的涵义界定11
  • 2.2.拖延的分类11-12
  • 3.拖延行为的国外研究动态12-17
  • 3.1.拖延的原因分析12-13
  • 3.2 拖延的心理成因分析13-16
  • 3.3.拖延的情境因素分析16-17
  • 3.4.拖延的后果研究17
  • 4.拖延行为的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17-18
  • 4.1.处于对国外研究总结的评述阶段17
  • 4.2.开始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17-18
  • 5.问题的提出18-19
  • 6.本研究的问题设想19-20
  • 7.本研究的意义20-21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21-25
  • 1.研究对象21-22
  • 2.研究工具22-24
  • 2.1.一般行为拖延量表22
  • 2.2.学业拖延量表22-23
  • 2.3 艾森克人格问卷23-24
  • 3.研究程序24
  • 4.数据处理24-25
  • 第三部分 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25-47
  • 1.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分析25-32
  • 1.1.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程度的研究25-30
  • 1.2.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在拖延感受上的研究30-31
  • 1.3.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减少拖延愿望的统计研究31-32
  • 2.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原因的分析32-35
  • 3.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的拖延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研究35-38
  • 3.1 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35-37
  • 3.2 硕士研究生的拖延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37-38
  • 4.讨论38-46
  • 4.1.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的拖延现状的比较分析38-43
  • 4.2.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学业拖延主要原因的比较分析43-45
  • 4.3 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的拖延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45-46
  • 5.小结46-47
  • 第四部分 研究结论与建议47-53
  • 1.研究结论47-48
  • 2.建议48-51
  • 2.1.针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干预建议48-50
  • 2.2.针对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干预建议50-51
  • 3.创新与不足51-53
  • 3.1.研究的创新51
  • 3.2.研究的不足51-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3-64
  • 致谢64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傅丽萍;;小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艳;;当前大学生行为错位的原因与教育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3 苏端飞;熊曼丽;刘军;;“低碳”视野下大学生环保理念与行为的培育[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牟利玉;李琴;阳成城;杨怡;;网络恶搞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和心理影响的调查报告——以武汉大学生为例[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5 宋清萍;;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J];科技资讯;2011年2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美婷;宋广文;李朝旭;;大学生“仁”概念的原型初探[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陈伟;周颖华;;失范到规范:信息化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自然性影响力的发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杜勇敏;高蓬明;;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管理路径的思考——以贵阳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小青;李志芳;;高校团体辅导的现状与发展[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张小军;;低碳经济下大学生消费教育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夏斐 通讯员 田戈、何志武;[N];光明日报;2003年

    2 天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 杨万义;[N];天津日报;2006年

    3 孔祥华 魏成武;[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王雪莲;[N];黑龙江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程墨;[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李雪林;[N];文汇报;2007年

    7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何云龙;[N];安徽经济报;2008年

    8 思炎 均贵 小勤 智武;[N];中国信息报;2004年

    9 柏正宏;[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赵秀红;[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金毅;面子文化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引导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勇;大学生行为特点及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成长春;大学生行为过程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5 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巢洁;大学生越轨行为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王国燕;初中生学习拖延现状、原因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静;小学生拖延行为与其社会性发展因素的相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9 甘良梅;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珣;以大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为范例的养成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与硕士研究生拖延行为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0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