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特征的内涵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20 06:32

  本文关键词: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特征的内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双元制” 模式 职业教育


【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持续不断地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促进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典范。根据本人从事"双元制"教学工作20年的经验,以"双元制"职教模式的特征为起点,深入分析"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内涵,以期对同行们在教学改革中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单位】: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双元制” 模式 职业教育
【基金】: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工程项目德国“双元制”职教理论模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编号:zlgc2013016)
【分类号】:G719.516
【正文快照】: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1]“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双元制”职教模式是世界公认的先进的职教模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雅玲;;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杨书婕;;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2年10期

3 潘陆益;;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文化渊源及其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2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洲;耿悦;;中高职衔接“课程链”建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09期

2 李兴洲;耿悦;;中高职衔接“课程链”建构研究[J];职教论坛;2017年06期

3 徐勋倩;葛敏莉;袁盈盈;冯旭阳;汤天培;葛文璇;;“卓越计划”模式下的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7年01期

4 杨思国;;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特征的内涵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5 何雪玲;;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再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6年11期

6 王杭;赵恒;蔡艳明;;基于问卷调查的空乘专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7 何诗雯;杨玉佩;陈偶英;;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轨双控双向融合分段衔接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年22期

8 吴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J];艺术品鉴;2016年01期

9 皮江红;;论职业教育的名称、内涵与外延[J];职教论坛;2015年34期

10 潘陆益;;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动力机制的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5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海;;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的公益性[J];职教论坛;2011年19期

2 李俊;;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之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探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鲁昕;;强化职业教育的公益性[J];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11期

4 周敏慧;;试论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及其表现形式[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5 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9期

6 亓俊国;庞学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内涵的多维度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1期

7 陈新文;;不同民族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模式选择[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张英杰;徐涵;;从文化视角分析德国职业教育发达的原因[J];职教论坛;2007年15期

9 翟海魂;职业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的责任[J];职教论坛;2005年19期

10 楼世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2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淑芳;实践“双元制”教学 造就实用人才[J];职业技术;2004年01期

2 张小雷;;德国“双元制”培训体系的监督机制及其启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3期

3 高鸿翔;;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对高职机电类实践教学改革的意义[J];科技创业家;2013年10期

4 老愚;晓辉;;把握本质 洋为中用──辽宁省“双元制”实验工作访谈[J];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09期

5 王言吉;对借鉴德国“双元制”的几点认识[J];职教论坛;1996年04期

6 王倩;德国新联邦州“双元制”培训后失业率逐年上升[J];职教论坛;1997年03期

7 王树杰;双元制:招生即招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8 雷正光,郭扬;我国借鉴“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通讯;1997年02期

9 ;双元制办学的实践和思考[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7年06期

10 王兴昌;双元制教学的成功尝试[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伯平;项顺如;;“双元制”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毛传俊;;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德国“双元制”模式[A];'96陶行知教育思想与职业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光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5 上海电子工业学校课题组;;构建普教、职教和谐发展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于素云;;基于“双元制”教育技术职业技能培养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国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启示[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吴];王家晶;;引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新路[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9 周波;;“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周波;;“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 通讯员 廖文婷;“双元制”模式培养研究生[N];苏州日报;2010年

2 冯峰 武梦亚;太仓“双元制”与地方经济良性循环[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 朱振岳;浙江“双元制”助工人成技术骨干[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记者沐滟;“双元制”订单孵化高技能人才[N];无锡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丁洋;导入职教“双元制”培养稀缺专才[N];消费日报;2012年

6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志远;“双元制”职教成就“德国制造”[N];经济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潘光;引企入校完善职教“双元制”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赵建中;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探索[N];光明日报;2009年

9 宋玉婷 杨社生;五台山五峰宾馆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双元制”办学[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本报驻太仓首席记者 徐允上;“双元制”教学创出“太仓样本”[N];苏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玲;我国借鉴“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2 张书芳;德国“双元制”模式与中国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3 张芳芳;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勇智;中职学校“双元制”教育理念及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红琼;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6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丛培军;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双元制”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程柳;德国双元制大学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刘益青;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现代职业人培养路径探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周斯亮;“双元制”培训模式在SEME学校应用的方案设计[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5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065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5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