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大学的升学率稳步提升,庞大的在校生,催生了当下新的经济形式,大学生群体经济。他们的经济行为,不同于我们一般群体的消费习惯、模式,有其独特的特点。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特殊的一部分,因欠缺良好辨识力,消费行为更多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不良消费行为,如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等一系列的不好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和消费教育方面的缺失。因此,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社会都要承担起对当代大学生的一份教育引导责任,积极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习惯和培养良好的消费心理。
关键词:消费行为 成因 对策
现代人的消费观念作为一种生活理念深入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他们以货币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品质进行消费,很多人选择货币表现的价格高商品,显示自己贵族的身份。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族群,在当下的经济社会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他们刚走出高中校园,临近成年或者刚满18周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易受到周围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且他们身上固有的属性,决定了他们的消费模仿行为注定是失败的涂鸦。他们身上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如经济来源少,消费方式单一和水平低,这些都与他们所接触社会的消费消费行为有巨大差距。高职生与大学生群体相比,他们更容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更容易为外界左右。因而,如对高职生的心理和所处环境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必定能对症下药,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摒弃不良的消费行为。
1 高职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1.1 普遍缺乏财商。高职生的入学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来自中专院校,另外一部分来自高中高考入学。相较于高中入学的学生,中专生有相对较好的理财能力,他们中专生活相对独立,部分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高职入学初期,会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学校周围的饭店生意异常火爆,接近月末饭店生意异常冷清,这个类似于“汉堡”指数的经济现象,也能从侧面说明高职生不善于理财,消费缺乏计划性。
1.2 盲目追求新时尚。高职生大部分为90后学生,他们喜欢追逐新奇特的时尚产品,他们更多关注产品是否能够区别他人,不考虑消费对自己的实际价值,导致他们更多的购买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新奇产品,如手机消费,高职生多数是三星、苹果产品。电脑消费更是选择大品牌,高配置,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电脑速度、价位,以满足自己虚荣的心理需求。
1.3 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高职生学习成绩一般,动手能力相对较好。他们喜欢三五成群结对沟通感情,点餐请客,生日宴会浪费严重,为了在朋友间有面子,点菜数量庞杂超出实际需求,丝毫不理会我们社会所提倡的“光盘”行动。日常食堂消费中,部分同学亦是异常浪费,对我们提倡的“一茶一饭,当思之不易”的提示置若罔闻。在高职生的毕业季,许多毕业生甩卖很多在校期间购买的全新的衣物、用品,当时因喜欢冲动买下的心仪产品,毕业季都是“白菜价”甩卖,这种不理性不利于资源的节约,不符合中央关于例行节俭的纠正过度消费的精神。
1.4 消费结构欠缺合理性。高职生的消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日常生活消费,如购买日用品、衣物、基本生活;②时尚娱乐消费,高职生平日里喜动不喜静,他们喜欢结对出行,娱乐消费,追逐时尚;③学习消费,高职生因接受的是职业教育,故而需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大部分高职生经济来源均是家长按月或者按周提供给学生,高职生在回家返校后,进行大肆阔绰消费,且大部分均是购买时尚物品和满足炫耀消费。
2 高职生不良消费的成因
高职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个人消费观问题也有社会大环境因素,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
2.1 广告媒体的广泛宣传。当下中国社会商业氛围愈发浓厚,商家愈发善于炒作,他们善于利用各种节日进行宣传、引导消费。如2013年双十一期间,单纯电子商务平台斩获颇丰;2014年清明节,祭品亦是五花八门,商家的行为勾引我们蠢蠢欲动。商家分析高职生乃至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营销,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赚到盆满钵满,喜不自胜。然而,这种诱导性消费,对高职生来说更多的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消费,具有相当的盲目性,,长此以往形成了他们不正常的消费形态。
2.2 个人因素。高职生也是我们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不可复制的,尽管时刻他们都在寻求社会的认同,但社会给他们的证明的机会不够多,消费可以有形的展示自己的存在感。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尊重存在感为每个人社会人所需要。他们通过对高物质生活的追求,对高消费的吃、穿档次来展示自己的存在,让同学看的起,博取社会的认同。此外,大部分的学生也是通过寻求富裕的物质生活来美化自己的形象,从而满足自身的需求和心理上的平衡。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在大学生中就产生了重物质享受的风气,这种风气的形成,会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易产生很多畸形心理。
2.3 学校教育的缺失。形成当代大学生消费误区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是高校缺乏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当下已经不再是建国初期那种艰苦奋斗的朴素教育环境,但作为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当前高校的思想教育中,对高职生消费观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开设了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育内容缺失,不能起到积极引导学生改善行为的作用。
3 高职生不良消费行为对策分析
3.1 全方位推动高职生心理建设
高职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种种表现,最为根本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缺乏平和的心态,理性财商能力。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心理建设补足由于其年龄和生活阅历的特殊性酿成的不足。
3.1.1 培养高职生平和的心态。平和的心态,要求高职生认识自我,欣赏自我,通过自我肯定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这样可以让他们获得自身的肯定,不会被外部因素所影响,就会减少很多盲目和攀比性消费。通过培养大学生应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可以让他们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慌乱,及时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可以让大学生在消费中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不会因为同学的鄙视而盲目消费或是采取极端式做法,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丰富人生经验。
3.1.2 加强高职生的自我心理调节。高职生自我约束能力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不够健全,这需要他们及时的进行自我调节心理健康,通过调整自身对消费观念的认识、情绪状态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促使自身走向健康的消费方式。社会阅历的缺乏导致了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因而,在面对新环境时,他们面临诸多困惑、烦恼和苦闷,如有较好的调整能力,必定缩短阵痛期。通过培养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可以让他们不断学会自我心理调节。
3.2 高校加强消费行为引导
开设符合学生知识程度的理财课程。高职生生活已经基本摆脱父母的依赖,他们有更多的财务自由,高校可以以课堂的形式传授理财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合理的引导。从消费内容的角度看,大学生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费用已大大降低,而用于改善学习条件及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费用在不断提高。因此,高校在经济类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当中应适当增加理财知识的培养,通过鲜活的内容和灵活的方式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能力进行培训,以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消费心理和理财习惯,使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在大学阶段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
3.3 媒体担当起社会责任
时至今日,高职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善于从媒体获取知识,媒体要担当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传播社会主流思想,积极引导学生走勤俭节约,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思路。媒体多去采写一些当代高职生自强不息,远离骄奢淫逸的典型,传播社会正能量。
总之,大学生消费的种种误区,反映了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的问题,更多反映了学校教育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媒体缺乏担当。所以大学生消费行为教育是一项重大而有益社会发展的大事,需要我们各方去付诸努力改善我们已经发现的消费行为误区。
本文编号:12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