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德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本土化反思

发布时间:2018-01-05 00:21

  本文关键词:德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本土化反思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1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本土化发展


【摘要】:现代化经济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德国"现代学徒制"是现阶段国际上公认的一种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注重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有效提升了人才实践能力,符合现阶段企业"拿来就用"的用人理念。研究德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对我国人才培养有着极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运用本土化发展策略,对于促进我国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nomy, the urgent need for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high skilled talents. The German "modern apprenticeship" i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s a mature and effectiv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the mode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enterprise training and school education, improve the talent practice ability,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stage of enterprise "take" employment concept.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German modern apprenticeship", no doubt on the talent cultivation in China has a strong reference value, using the 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基金】: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广西在校大学生‘创学结合’运行机制研究”(2016JGB460)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9.2
【正文快照】: “德国制造”小到一枚螺丝,大到一辆汽车,无一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只要提到“德国制造”,就联想到精细、耐用等词汇。“德国制造”之所以能够成为全世界制造业的典范,是因为德国拥有大量高技能的职业技术人才,他们高超的工艺水平,精湛的工艺水准,铸就了“德国制造”的口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2期

2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吕正东;简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9期

4 屈中正;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J];湖南林业;2005年04期

5 栾庆国;;浅论高职院校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朱吉顶;范国辉;;“4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4期

7 秦克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运行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8 郑文昭;;“1.5+1.5”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2010年05期

9 战欧;;新经济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J];吉林教育;2004年12期

10 吕亚平;校企合作,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卢晓春;李明惠;胡昌送;;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徐水;焦锏;侯俐;;关于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方案设计的思考[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6 黄玉芬;段宏毅;;高职《速录》专业“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曾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认识[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宋志生;时锦雯;;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祝益军;倪冬;叶翔;;浅谈数控厂的人才培养[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善庆;;政校企行在人才培养中的结合和对接[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2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刘敏 通讯员 张振亚;徐州工职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N];徐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康磊 通讯员 朱国辉;将人才培养嵌入企业“生态链”[N];长春日报;2010年

5 仲辉 柬林 赵s

本文编号:1380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380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